“我们并不属于相同层级。我在往上攀升时经过你的楼层,现在我在下降途中再次经过,但我想我不会再搭这部升降梯。所以,此时此刻就让我们相互道别。”
这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于1959年在《奇幻与科幻杂志》首度发表的短篇处女作《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主人公查理·高登的话,他的一生充满了诸多艰辛与无奈。
此书一发表就赢得了雨果奖,1966年作者将其扩展成长篇后又荣获该年度星云奖。凯斯拥有布鲁克林大学心理学学位。
1. 笨小孩查理的渴望:一直想变聪明
主人公查理·高登,他的心地特别纯净善良,但不幸的是老天爷却给了他仅有68的智商,让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痛苦。
在学校里,他一直是那个被孤立的局外人。同学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小野兽,毫无顾忌地抢走他的东西,还扯着嗓子嘲笑他。
每次上课,老师提问时,查理满心期待地高高举起手,换来的却是老师厌烦的眼神,紧接着,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刺耳的哄笑。那些嘲笑就像一把把小刀,一下下割着他的心。
家,那个本该是最温暖的地方,可他妈妈因为无法接受自己孩子不聪明的事实,满心存在一种羞耻感,这让她对查理变得凶狠又冷漠。
她总是对他大声吼叫,眼神里满是嫌弃,在她心里似乎觉得是查理让整个家都抬不起头,她一直在乎的是别人的眼光,一点都不顾及查理的感受。
爸爸呢,面对查理的问题,则选择了逃避。他总是沉默不语,查理多么希望能得到爸爸的一个拥抱,一句鼓励的话,可就真这样简单的愿望从来都没有实现过。
正因为家人的冷漠,查理从小就渴望改变。他盼着自己变聪明,这样他想他就会得到家人的认可,也可以让家里重新充满温暖。
但是,查理最终还是被父母抛弃,他被送进了沃伦之家(州立智障儿童之家)。但他自己始终向往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所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他来到了一家面包店工作。
在面包店,查理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同事们把他当成好玩的玩具,故意给他安排很难的工作,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他们则笑得前仰后合。
查理要是不小心做错事了,迎来的就是一顿臭骂,各种难听的外号也一股脑扔过来。
好在面包店老板是个好人。他看到了查理的努力,对查理很包容,从不参与同事们的恶作剧,还经常护着查理,教他干活。老板的好,就像黑夜里的蜡烛,给查理带来了一丝温暖。
2. 短暂的聪明时光:查理得到了许多人的"尊重"
命运突然拐了个弯,查理被选中做提高智商手术的实验对象。手术前,斯特劳斯医生对查理很好,耐心地跟他讲手术的事儿,回答他那些天真的问题。
医生这么做,一方面是作为医生的职责,另一方面,也想通过手术成功,在医学界证明自己。
尼姆教授就不一样了,在他眼里,查理只是验证自己理论的工具。他一心想着实验成功,好让自己在学术圈出名,获得名利。
手术成功后,查理一下子变得特别聪明,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尼姆教授就到处去炫耀自己的实验成果,以此来享受别人的夸赞。
可当查理的情况变差,教授只在乎实验是不是失败了,根本不管查理有多痛苦。
在面包店,同事们对查理的态度也变了。以前嘲笑他,现在却围着他讨好,想从他这儿得到知识和帮助。但他们并不是真的尊重查理,只是想利用他的聪明罢了。
3. 命运的残酷轮回:再次失去"友情"
本以为命运的馈赠会是长久的,可查理的幸福却如绚丽的烟花,转瞬即逝。
实验室里,曾与查理命运紧密相连的小鼠阿尔吉侬,情况逐渐不对劲。起初,它只是变得有些慵懒,不再像从前那样活泼地穿梭于特制的迷宫之中。
研究人员察觉到异样后,赶忙对它进行各项检查,可一切都无济于事。阿尔吉侬的身体每况愈下,进食越来越少,原本光亮的毛发也变得黯淡粗糙,蜷缩在角落的它,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生气。
最终,这只曾在智商实验中创造奇迹的小鼠,还是没能战胜命运,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而查理的状况,几乎与阿尔吉侬如出一辙。术后快速提升的智商,如同虚幻的泡沫,开始迅速破裂。
他发现自己阅读时,那些曾经一眼就能理解的复杂书籍,如今满页的文字却变得晦涩难懂;与人交流时,脑海中常常无法迅速组织起清晰的语言,思维变得迟缓。
曾经信手拈来的学术知识,也在记忆里逐渐模糊。不仅如此,身体也跟着亮起了红灯,他时常感到疲惫不堪,头疼欲裂,连简单的站立行走,都变得有些吃力。
随着查理的智力如瀑布般快速衰退,面包店里同事们丑恶的嘴脸再次暴露无遗。曾经,因为查理的聪慧,他们伪装出的友善与讨好,此刻已荡然无存。他们又恢复了往日那副傲慢无礼的模样,甚至比之前更加过分。
以前,他们只是偶尔捉弄查理,可现在,却将对他的欺辱当成了日常乐趣。他们会故意在查理工作时捣乱,把他整理好的物品弄得乱七八糟,然后看着他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捧腹大笑。
一旦面包店出现任何小差错,他们便不由分说地将责任全部推到查理身上,任凭查理如何结结巴巴地辩解,都无人理会。
那些不堪入耳的侮辱性话语,再次如暴风雨般向查理袭来,“傻瓜”“笨蛋”成了他的代名词。在这些人眼中,查理仿佛从来都没有过聪明的时候,只是一个生来就该被他们肆意践踏尊严的可怜虫 。
因此,在故事的结尾,查理预感到自己智力衰退将无法自理,便主动回到了沃伦之家。
他明白自己的状况,不想成为他人负担,选择回到这个熟悉又安全的地方度过余生。这一选择饱含无奈与悲凉,却也是他对命运的平静接纳。
结语
查理的一生,就像一场让人难过的悲剧,看的让人心碎。他在很短的时间里,从被人看不起,到被人追捧,最后又被抛弃。
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人性复杂又善变。人们常常只看一个人的能力,却忽略了他内心的善良和渴望。
书里说:“你不会因为别人同意你的意见而觉得自己更聪明。”查理变聪明后,虽然有了很多知识,却没得到真正的快乐。
他还是盼着家人的爱、朋友的理解和社会的尊重,可这些,都是钱和聪明都换不来的!
读完这本书,我们都应该好好想想。在生活里,我们是不是也像书里的人一样,太看重外在的东西,却忽略了身边重要的人和事?我们是不是也该停下匆忙的脚步,多关心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人,给他们更多的爱和尊重?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查理的人生充满了意外,但面对命运的不公平,他一直保持着善良和勇敢。
他的故事,将会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提醒我去珍惜眼前的一切,用一颗温暖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