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大学》学习录:9(根据康熙皇帝听课讲义《日讲四书解义》整理)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章是曾子解释经文里“新民”的含义。
曾子说:“《大学》里所讲的内容,以新民作为最重要的一点,而新民又以明德作为根本。成汤认为,人清洁自己的内心,犹如人清洗自己的身体一样,所以在其沐浴的盘子上,铭刻上:人诚能于一日中,去除其习气里面的污染,而能恢复本然之善,就应该日日新之,功夫不能在中间断开。又每日的这种日新精神,更加要振奋激励于后,务必使自己的私欲全都去除,以达到心体清明,而没有丝毫的瑕疵。这样的自新,就是新民的根本。”
《周书·康诰》讲:“百姓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能使其内心去除污染,恢复本善,这种自新的行为,国家应当制定政策以鼓舞振作激励之,使民众都踊跃于这种自新的善行,如果这样去做,就是新民的事业。”
《诗经·大雅·文王》讲:“周朝自后稷以来,开创基业已经很久了,文王能明了这个明德,并将之普及于民众,由于此原因才开始受上天的宠幸而有的天下,国邦虽然是旧的,而民众之命确是新的,这就是自新、新民所达到的结果。
“所以有天下的君子,自新其德,则必须达到彻底的光明,而不会疏漏一丝念头使之不明;新民之德,则必须达到彻底的天下太平,而不会遗漏一个人,推广到能感通上天获得新的生命,都在于此,无有一事不用其极者,比如成汤、文王、武王,实在是足以效法的榜样。”
这一章专门解释“新民”,其实也没有离开“自明”,其德可见。有天下者必须要使天下民俗发生大的改变,以此建立功德,更要自己首先要自明其德,以此来振兴百姓,迎接天赐之福,本末先后顺序于此也能够看清楚了。
张居正讲:这一章是解释经文里新民的意思。盘,是沐浴的盆;铭,是刻在盆上以自警的言语;苟字,就是诚的意思。商王成汤认为,人心本自清明,却被私欲污染了,必须洗去那私欲,使其从新清明,就如人身本自干净,却被尘垢污了,必须洗去那尘垢,使其重新干净一般。于是刻铭于沐浴的盘上说道:为人君者,诚能在一日之间,着实用力洗去那旧染之污,而恢复其本然之善,这功夫却不可间断,必然会因为其已新者,而日新之,又日新之,务必使私欲彻底净除,心地变的极其清明,如沐浴一般,洗得身体极其干净方可,这就是自新的事,曾子在此引用它,以说明它是新民的根本。
《康诰》是《周书》篇名,武王告诉其弟康叔的话。作,是振作。《康诰》中说:百姓们过去虽为不善,而今若能重新为善,为人君者,就应当设法去鼓舞振作他,使之欢喜踊跃,乐于为善,曾子在此引用,是说明新民的事。
《诗》,是《大雅·文王》篇。邦,是国都;命,是天命。诗人说:“周自后稷以来,有一千多年了,都是作为诸侯之国,到了文王时,能新其德并普及于民众,才开始受天命而有了天下,他的国都虽旧,而其民众之命则是新的。”曾子引用此,是说明自新、新民的极至。
是故,是承接上文说的。君子,是大人成德之名。极,是至善。曾子说:“由上文讲的,盘铭、《康诰》、文王之诗来看,可见自新、新民,必须要到那极处才好,所以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新自己的德,与新民的德,都要到那至善的去处后才行。这一章虽然解释的是新民,然而开头说的是日新,就是明德的事,最后又说无所不用其极,便是止至善的事,而大学之道,在这里都具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