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的书 ,做有根的人
如果把社会比作一片土地,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每个家庭的贫富就比喻为土地的肥沃程度。但当种子落入土壤,生根发芽后,慢慢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并不需要多么肥沃的土壤,只要根深深扎根于土壤。
明朝永乐年间,杨溥曾在东宫冼马。因太子的弟弟闹起的“东宫迎驾事件”,被当作“替罪羊”进了当时最高等的监狱——锦衣卫的诏狱,那是个人间地狱。进入诏狱的人要么怨天尤人,要么一蹶不振。可是杨溥没有灰心丧气,寻得来几十本经典书籍,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杨溥天天在狱中读书,浑似在自己的书房。当别人在“等死”时,他却用心地读着自己的书。十年后,杨溥刑满出狱。皇帝听闻杨溥在狱中饱读经书,于是重用杨溥,让他与杨子奇、杨荣、解缙等人组成明朝的最强内阁。
经典就是经典,它让杨溥东山再起,而经典不止杨溥一人。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纵横家叫苏秦。他年轻时四处游说,结果被打得遍体鳞伤,回到家后,亲人们也不给他好脸色。家境贫寒的苏秦尝到了苦头,于是把自己关在房间,奋发读书。妻子每天早上从窗口送一碗粥给他,他把粥放在一边,从书桌的另一边端出前一天的粥。他用小刀划分为四份,每三个时辰吃一份。虽然他每天都吃不饱,但他从未想到放弃,一直在用心读书,刻苦钻研。他用三年的时间苦读经典书籍,最终,受到了秦王的重用。苏秦成为了一个“有根的人”!
当然,也阅读带给我许多收获,让我的心灵在书中得到洗礼。读小学五年级时,每个星期我都会图书馆借三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套历史书籍,讲述了从夏朝到明清时期的历史和经典人物。让我进入初中学习历史时感到非常轻松,许多历史故事又成为我的作文素材。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灵魂,经典书籍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比西方的书籍气势更加磅礴。它代表着永恒,纵使世间万书层出不穷,也敌不过亘古不变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