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结束了,忙来忙去没写个总结什么的,想想算了。新的一年又过去半月余,这两天闲下来,觉得事犹未尽,便神思了一下。近来杂七杂八地看一些书,每本书看完都似有所悟,有那么一点点的心得,再想一想,似乎又都能关联起来,互为佐证,便翻来覆去地想,每想通一层,就兴奋一阵,又会很快忘掉;但生活里不知不觉有了改变。我想,人都是向好,向好就想找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是我把那些杂七杂八地思考略略理顺了一下,列了三个词:认知、心法、身法。
认知
首先阐述一下我对“认知”的认知:
人活于世,认知是根本需求。本质上讲,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你就怎样活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明白,所以,追求本质的认知。
认知,就是尽量地看清事物的本质,看清本质才能做出相对理性的事情。
认知得之于自身经历和向外学习,以及经历和学习后的思考,最后达到一个认同。
认知是一个体系,是整个精神统领层面的体系。这个体系涵盖可以为人生的五个方面服务:为人、处事、工作、学习、生活。
认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对世界本源的认知、对事物运行基础的认知、对领域的知识认知。
认知,不必绝对客观,也做不到绝对客观;认知,其实就是以主观看待客观。所以,认知,实际是依据客观,以主观阐释。既然以主观阐释世界,那么就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所以,认知就有不同的体系。比如,中国就有儒家、道家、释家之分。
就像对一个球大家展开辩述一样,大家眼中的是同一个球,只是有人从形态上说,有人从物质上说,有人从意向上说;认知的本体是一样的,只是观察角度不一样,所以各家学派细究起来,会发现殊途同归的现象。
认知,不是知道,认知是认识并认同,认同并认行。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这个“知行合一”,本身就有认知误解。就像我们看待很多事情一样,没有深究本质,只是从表相上看,就是“望文生义”。知行,不是两个事,王阳明说的其实这就是一个事儿。你真正能做到的才是你真正知道的。比如,给老人让座,我知道要尊老爱幼,但我没让,说明我知道的仅仅是道德规范的条例,而不是明白让座这个行为真的能够让内心安宁快乐。所以,只要是我做不到的,就不要说我认知到。这个很重要,这就是“我知道很多人生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人生很复杂,体味很细微,言辞终究不能尽释,所以,表述出来的认知体系都是不确切的,和阐述者本人的真实思想要差了很多意境。所以,认知学习离不开思考和体悟。思考和体悟到什么程度也只有你自己能体会。儒家和道家思想体系没差多少,只是道家的“道”很玄,你参悟没参悟表面上看不出来,也没有个标准检验,所以,儒道是把标准列出来,让你有标准可循。所以,也可以说,道家是告诉你一个原则,儒家是告诉你一堆的准则。所以,没有认知能力的时候,按一定的社会标准去做,不会差到哪儿;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时候,就要去学习和体悟标准背后的原则,再以你学习并体悟到的原则在标准之外追求更精准的路径。也就是标准线是一条直线,而认知线是一条弯曲线。相对于标准线,认知线才体现人生的韵律美感;另外,就像现实中,一条直线并不能直达目的地儿一样,曲折循回才能抵达。
同样道理,认知水平,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轮廓,就像幼稚肤浅的人总是硬绑绑的,而智慧通达的人总是温润可亲。
心法
追求“内心强大”是普遍的共识,但之所以很少人能够做到,就是因为刚才提到的“认知”问题。
内心强大是什么?好理解,就是不容易情绪化,淡然看待一时得失,不轻易受环境影响。那么情绪化是什么,本质上它是对于由于恐惧或失望而反应出来的情绪失控。
比如,一个孩子一次考试考砸了,他是不是会不会好焦虑啊!因为他预想了会有很多的不好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他觉得他爸会因此打他。但是他爸不一定打他,也许是他爸今天心情好,也许是他爸觉得打也没用不如换个教育方法;总之会有很多的可能使他不被打。退一步讲,就是他爸打他了,哪个爸能照死打,打完就完了,也不是很疼,和痛快地挨一下比,焦虑实在是更难受。进一步讲,若干年后,爸爸没了,回忆这次挨打,或许涌上心头的是感受父爱的一种甜蜜。更多的结果可能,如果看得明白,就不会为一种可能担心焦虑。不焦虑,用平静的心态应对,与父亲有效沟通,那么不挨打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因此,内心强大其实就是对未知的有效解读。
阳明提倡心学,即是发现了一个解决“儒家问题”的一个路径。
那么,儒家的问题是什么?刚才提到,儒家是一整套社会标准体系,目的是让人有标准遵循,从而实现社会发展秩序化——“平天下”,即让天下太平。平天下是靠人来做的,一个人做不来,要靠很多人来做;但由于认知水平的问题,标准之下就会有很多的阳奉阴为。儒家提倡君子,而阳奉阴为的人就是“伪君子”。没有提升认知,只强调标准,标准经过权力强化越来越极端,让人很难做到,于是事实证明社会上产生更多的是伪君子。于是整个世界和孔老夫子向往的就不一样。
阳明提倡的心学,其实是他借鉴了道家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法则,来为儒家的目标服务。其实,也就是阳明的伟大之处是摒弃了门派之见,善于接纳别家的长处和优点。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良心,而是指对世界本源对万事万物的正确的认知。
那么我们来看,内心强大是怎么来的?强大内心不是凭空说强大就强大的。拥有强大内心是因为拥有强烈自信,强烈自信建立于能够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把握。而能看清趋势其实是因为拥有了高水平的认知——即世事万物的本源、规律、法则等。
阳明提倡“心即理”,很多人就冠以“唯心主义”的大帽子,用“不客观”来攻击之,这其实不是政治目的就是认知局限的问题。按标准做事是被动的,发现世物本源、规律是主动的。主动就是人的内心所求。所以,问道和理是什么,阳明才说, “心即理”,“人自具足,不假外求”。你内心不去追求探求,你不去认知,道和理,于你何干?
所以,如果成功有心法,那就是主动探求更高水平的认知。
很多鸡汤文会讲几则优美动人的小故事,告诉你要内心强大,你觉得很有道理,决定要内心强大。但遇到事儿时你还是会哭,是因为你的浅认知。这就是阳明“知行合一”的价值。你做不到的,就不是真正的认知。
身法
了解了认知的重要性,但认知怎么认?
老子说,“道”是本源。要认知“道”,就要“致虚极,守静笃”,再解释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再具体一些,就是“去奢、去泰、去甚”;宋明理学提的直观彻底“存天理,去人欲”。宗教也有类似的观点。这一点上,正规各派各教是一致的。
不那么极端地概况一下,其实就是“控制、专注”。这是追知认知的根本路径。
道理很直观,词句也没有歧意,没有必要展开说,直观就能明白。但就像前面说的“知行合一”,做不到,就等于没真明白。
这里需要指出一个事实,如果认清这个事实,并尝试去感受,可能就会解决“灭人欲”问题,从而在求知路上无障碍。
“灭人欲”不是说灭所有欲望,而是说灭多出来的欲望、不健康的欲望、与身心无益纯粹感观刺激的欲望。
欲望来源于原始本能的需求,比如说吃,吃是一种欲望,本能是人体吸收营养和指肪,是为了活着。原始人生存环境恶劣,饥一顿饱一顿,多吃多储备,多吃也就成为一种机体本能,但放在现在,衣食无忧,多吃多摄入就是一种负担,成为人类要抗拒的一种欲望。所以限制欲望诉求是健康身心的基础。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欲望其实是大脑释放的一种物质叫“多巴胺”,它使人获得预期的快感,但并不是真实得到后的那种快感。所以,看到鸡腿你就想吃,以为那会使你快活,但吃了鸡腿,你不一定真快活。
与之相反的,付出辛苦、艰难的事情,是人所本能抗拒的,以为这不幸福不快乐,但如果你有长期大汗淋漓的跑步的经历,你就知道,那真是一种快乐事儿,身体轻盈、精力充沛的感觉比大腹便便、沉重堆痿的感觉你认为哪个更好?
本能倾向使身体和大脑休息,于是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屈从于本能,但获得了不幸。这就是事实,如果真切地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控制本能欲望就不是一件难事儿;不去做很多本能诱导的那些无聊的事情,我们就有了专注力,会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多有益和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追求更高的认知。就像前文提到的,好的认知又会引导我们做对的选择。
一向缺乏言简意赅的能力,唠唠叨叨,越说越多,放得开,收不住。但大致能够把我的理解勾勒出来吧,写之前还有一些立意,写着写着给忘掉了。就这样吧,本来就是自己的琐碎记录——我一向如此给自己开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