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触《我要做好孩子》之前,我印象中的黄蓓佳,写作的内容是都市男女,生活百象。后来才知道,她也是位儿童文学作家。
有那么一段时间,只喜欢读儿童文学的作品。因为主人公都是单纯,干净,心无杂念的孩子,他们遇到不公,遇到困难的时候,做出的选择是与承认截然不同的。没那么强的功利心,没那么重的得失心,只是清澈明朗的一颗童心。
《你是我的宝贝》是在书店处理的,才五块钱。同时买回来的还有秦文君,沈石溪,郑渊洁的一些书,一下子填满了两层书架。天天倒是兴冲冲的,几乎扎在里面,尤其是郑渊洁的童话,一直放在床头。
有天他去打球,就顺手抽了本书带去——我如此健谈的人,在球场也只和一对母女相谈甚欢。有两次别人问,你家孩子在哪里上学?我回答后。他们就不再说话,散发出不想再聊的距离感。我就不再说话,去一旁刷手机或者看书。据说,大学毕业找工作有高校鄙视链,小学生上学也如此啊!原来,市里的人几十年一贯保持着高人一等的自觉性。
那就享受独自等待的时间。
《你是我的宝贝》讲一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童贝贝,在亲家人相继去世,离开后遭遇。围绕在他身边的,有善良的居委会洪主任,水电工李大勇,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却不忍贝贝受到一点委屈。为此,他们愿意找福利院理论,跟贝贝的舅舅舅妈斗争,李大勇甚至买了一套房子,只为了贝贝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可是,与贝贝有血缘之亲的舅舅舅妈,却没有把关心和爱,哪怕是一点点,给贝贝。他们的目的,就是占有贝贝家的房子。他们自私自利,苛刻的对待贝贝,更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不断的从各个方面欺负贝贝。他们恶劣的行为简直令人气愤,即使结尾作者让他们“改邪归正”了,也让人喜欢不起来。
其实,最让我感动的,是篇幅到了三分之一就去世的奶奶。
这位坚强的老人,在丈夫儿子去世,媳妇离家出走之后,并没有被厄运击倒,也没有抱怨生活,以泪洗面,变成祥林嫂。为了贝贝,换房子是拒绝工作人员住一楼的建议,因为一楼阳光不好,而是选择了需要多爬两次楼梯的三楼。她培养了贝贝良好的生活习惯,穿衣服要整整齐齐,回家要按时洗澡睡觉。出门对人有礼貌,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肯拿。在学校,与其他的智障儿童哭闹不止相比,贝贝乖巧懂事,是老师眼中的天使。
看来容易,做起来何等的艰难。想想天天,已经八岁,一年级。每天早晨要把衣服准备好给他,穿好之后如果不检查,不是领子没有翻好,就是裤子没有题正,有时候还会穿反了。晚上回来洗漱,更是一个大工程,看上去是自己完成的,可是他离开后的卫生间,盆里是水,地上也是水,还得大人收拾。
在外面也需要不断提醒,对人要礼貌,不能大喊大叫;上学要搞清楚重点,不能只顾着玩;回家要把需要完成的作业及时做了,不能拖延……日日如此,做妈妈的几乎是雷公的弟子了,一触即发,一点就着。愤恨之下,还要把战火烧到其他人身上。
可是贝贝的奶奶,独自一人,培养一个唐氏患儿的习惯。日复一日,不断重复,从未见她生气发火,用无比的耐心,呵护着一颗清澈透明的童心。
她培养出来的贝贝,善良。舅舅舅妈虐待他,表哥欺负他,偷他的蝴蝶标本给别人,他都原谅了,还把自己的房间让出来给表哥,自己睡客厅。
贝贝重感情。他睡客厅,是为了和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名叫妹妹的狗呆在一起。奶奶离开后,妹妹就是他最亲的依赖。在作品中,奶奶离开后,他唯一一次的哭闹不止,就是妹妹走丢了。
这么一个善良重情的孩子,背后是一位睿智冷静,胸怀大局的奶奶。奶奶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先行离开,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的教给贝贝基本的生活本领,尽力的培养贝贝做一个“好”孩子。
作为一个暴躁的妈妈,我想,自己是不是对孩子太苛刻了。面对孩子的错误和不足,如果有贝贝奶奶的百分之一的耐心,千分之一包容,孩子的性格的发展,学习的成长,是不是都会有所不同呢?
尽力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吧!
无论怎样,都是自己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