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的隔壁的门面,这几年一直都在开超市,一共换了3家老板,第一家开了一年转让,第二家开了半年转让,这是第三家老板,开到这个月整整两年,马上迈入第三个年头,说实话,要说论地理位置,它和我一样没有任何的优势,甚至可以用“不好”来形容我们的位置。
前年8月31号,隔壁超市迎来第三个老板,静静地他们开业了,没有花篮,没有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没有任何的仪式感,有的是男老板站在店门口,给路过的每一个小朋友发糖,一个不落的发(因为刚好给了我孩子一颗糖,我赶紧过去给钱,老板说不用给,开业第一天免费给颗糖)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于是第二天去他家超市买了点水果。果然,要想留住大人消费,你得先搞定小孩。开业当天,进店的人特别的多,84平的超市,被挤得水泄不通,有特价9.9的零食,有比平常优惠些的酱油醋,有低价引流的蔬菜,一传十 十传百,小区里的老人 妈妈们纷至沓来,那几天我走路时,总听到老人们在议论小区新开了家超市,(有人讨论你,总比无人问津强)前几天的超市商品卖的非常快,我去买东西时,总能看到空空的货架。
男老板每天早上6:50左右开始搬蔬菜水果货物,一箱箱,一件件,从20步的台阶,往店里搬,多则二三十趟,少则十几趟,不论刮风下雨,碰上下大雪穿个雨衣都在搬货品。女老板在店内整理清洁蔬菜收银,卖货。每晚10点下班,早上6:50开门,365天,只有春节休息3天,平常从来没有看他们关过门。
我经常去买东西时,会碰到老板们和买东西的顾客聊天,我想,这就是他们的生意秘诀。这家老板总会在你买东西时无意的寒暄两句家常,不会觉得多事,也不会觉得不舒服的那种。上至7.8十岁的老人,他们会关心身体咋样,买米需不需要送到家。下至几岁小朋友,你好,你来了。遇到中年人会时不时和对方聊聊最近的工作状态。谁要告诉他们,出去玩了,过几天来光顾、他们会问你回来了,玩好没(我看到他们和顾客聊天的),顾客看他们这么用心,也会不断复购。 老年人喜欢被人关心,不喜被忽略,遇见老人来购物时,他们会热心的帮忙拿个袋子,便宜几毛钱,老人们可高兴了,老人的邻居闺蜜多啊,一个传一个,会不断有人走进他的超市。哪怕一个老人只买几块十几块的菜,量 多了,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小区一共8个超市。说实话有的超市你买完,对工作人员,或对这个地方没有任何印象。而这个超市,你买完,下次还想买东西时,会想着去他家买。有人说反正超市遍地都是,在哪买都是买。何必挑剔呢?还真不是挑剔,当你想消费时,你脑子里应该首先冒出来的是去哪家,对吧。哪家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就去哪家对吧。所以说 人 是最关键的。我看来他家超市买东西的年轻人也很多。龙虾,基围虾,鸡丝肉,火烧馍 ,许多特产豆瓣酱,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水果及特产,他们抓住应季水果的风口,以及应季商品的原则,也是抓住年轻人的消费群体。
我经常开玩笑说,这个老板很厉害,老少,年轻人,她(他)都能和别人聊上几句。老少通吃。基本所有来消费过的人,他都能留住,复购率特别高。心理学 学的不错,哈哈。
我几乎每隔两天都会去他家买点日常需要的,过去两年,我看到了他们的辛苦与付出,毕竟开超市琐碎的事情多,非常“耗”人力。当然他们很用心的留住顾客,整体生意还是不错的,希望他们一直生意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