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呼上有个热门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而不愿吃学习的苦?其中点赞最高的回答是这样说的:“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和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简言之——生活的苦,会让人麻木,习以为常;学习的苦,让人保持尖锐的疼痛感。“
接着这个问题继续探讨下去。既然人们更愿意吃生活的苦,既然人们对学习难以为继,为何还念念不忘,心向往之。我想,是恐惧——不是好奇,不是兴趣,不是爱好,更不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定是,恐惧。
人类在自然法则的约束之下,彼此之间时常相互超越与被超越,淘汰与被淘汰,而学习是前进的唯一途径,对生存的恐惧,对梦想的恐惧,让人对学习虽不能至,然必心向往之。尽管以生之有涯逐学之无涯,亦往矣。
“学习”这个话题牵扯到一个太大的面,因此我无意对这个话题进行过多的深入,仅选取其中的一个点进行分析和探讨——“阅读”。
从文章的题目可以猜到,今天重点聊聊移动端的电子化阅读。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7年,我国移动端阅读时长月均为21亿小时。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如果数据准确,每月的阅读时长为21亿小时,按照我国人口13亿算,我们每人每天的阅读时间仅有0.05小时,即每天每人仅阅读3分钟。当然艾瑞的数据研究仅仅针对狭义的移动阅读而言(狭义的移动阅读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阅读内容类型仅包含网络文学与出版物的电子版——来自艾瑞咨询)。这里的阅读数据并没有包含浏览器端、微信微博等的文章阅读及其他有声读物和线下纸质阅读等渠道,但是我相信如果统计广义的阅读,结论也并不乐观。然而更加讽刺的是近几年移动阅读的市场规模一路上升,也就是说我们历年的阅读数据更加不忍直视,而且市场规模的增长率程下降趋势。(为避免歧义,再次说明这里的阅读数据仅指狭义的移动阅读)
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人类心存恐惧,那么对阅读应该是趋之若鹜才对,怎么会如此零落惨淡?这一问题的解答在文章最开始抛出的关于吃苦的问题中。没错,对生活的苦可以让人麻木并且习以为常,而阅读则需要保持尖锐的疼痛感。
在这里需要引出一个概念——恐惧的边界。恐惧是有边界的,自律的人往往善于把握住恐惧的边界,利用恐惧来使自己提升,而不够自律的人,会放任恐惧之边界模糊化,从而造成更愿意吃生活的苦这种现象。因此疼痛其实就是一种恐惧。
聊到这里,其实才要进入正题。恐惧是人不可摆脱,注定要承受外界压力,阅读则是因克服恐惧而行,而又不得不被恐惧吞噬的一种生存方式。因此阅读,不仅仅是移动阅读,其使命就在于帮助人们找到恐惧的边界,把握住恐惧的边界,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帮助人们习惯尖锐的疼痛感,甚至使这种疼痛感变的麻木和习以为常。
更有意思的一点是:恐惧是人类的弱点之一,而克服恐惧大多数时候不得不依赖于人类的其他弱点。
目前市场上的移动阅读类APP都是需要付费使用,这一点无可厚非,有价值的实体必然需要对应的价格来获取,况且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赚钱,然后才是社会价值。回到正题,就在各类移动阅读的APP不得不付费使用时,网易蜗牛读书则以此作为切入点,让用户每天都可以免费阅读一小时,从而快速的进入移动阅读市场,获得第一批用户。该策略的使用本质是利用人类贪婪,讨便宜的弱点,使得用户从一个APP移步到另一个APP中,从而企业得到第一杯市场流量。
市场中主流的移动阅读APP莫不是使用类似的手法,利用人性的弱点在市场中博弈。这几天我使用了QQ阅读、掌阅这两款APP,同我常使用的微信阅读、多看阅读一样,使用每日签到赠送书币或者金豆(用来购买书籍)来把持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虽然我最常用的多看阅读充斥着浓厚商业气息与铺天盖地的广告资讯,但是因为长久的数据积累与习惯的养成,我只好对不感兴趣的功能主观的去闭目塞耳。而相比多看阅读,微信阅读在使用户把握恐惧边界,获取市场流量上高招频发,招招制敌。
我从16年5月份开始使用微信阅读,比多看阅读晚了一年。那时因为多看阅读每日赠送的书币和阅读时长赠送的书币远远无法满足我的需求,因此同时在微信阅读进行阅读,进而领取书币,购买书籍,虽然微信阅读赠送书币的比例之后有过下调,但是随后推出的分享赠书,组队抽取无限阅读卡等活动均很有效的提升了客户活跃度并且使产品从能用、易用、好用、爱用直至传播这个趋势发展。同时微信阅读基于微信社交化的阅读排名功能不得不说是一个高招。
对于能够自律的、已把握到恐惧边界的书友来说,不管是购买纸质书、还是使用kindle这种专业化电子书阅读器,或者是类似于多看阅读的老牌阅读软件APP,其实并无太大的差别,这一类用户的市场已经趋于稳定,所以移动阅读市场的前途在于大量的阅读新用户,或者初级用户。
而察观微信阅读的产品功能和运营策略,很值得玩味。接来下从能用、易用、好用、爱用、传播这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能用
能用不必多说,微信阅读作为腾讯出品的一款移动阅读APP,能用这种最基础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
二、易用
而从易用性上来说,微信阅读得益于社交化软件微信(WeChat)的普遍,微信阅读APP可以使用微信直接授权登录,比任何其他同类软件都更加方便快捷。
三、好用
微信阅读APP的功能模块包含发现、书架、想法,我,这个四个模块,登录后可以通过发现模块快速的搜索想要阅读的书籍或者阅读微信阅读推荐的书籍,也可以直接阅读已添加至书架中的书籍。这是满足好用的基本条件,同时还有交互流畅性、视觉美观性以及其他人性化的细节设计等方面。
四、爱用
大多数阅读类软件都能达到好用的基本要求,但是如果要达到使用户爱用的目的,就需要采用更多的方法,甚至将人性的弱点用到极致。
微信阅读的方式之一是基于微信的社交化,利用人性的虚荣,先让用户被动的爱读最终将用户培养为主动爱读。最体现人性虚荣的设计是微信的好友排名功能。一旦你的微信好友加入到微信阅读中,便都会出现在好友排行榜中,基于人性中的虚荣与嫉妒心理,总会使得用户产生多读一分钟,再多读一分钟的冲动。同时深入利用用户社交心理的功能就是微信阅读中的想法。用户可以对书籍或书籍中的内容发表想法,让其他同样使用微信阅读的用户看到,进行交流,从而满足自己表达的欲望或者虚荣的心理。当然,用户也可以关闭此功能,以获得阅读中无干扰的寂静感。
对于很多用户阅读容易犯困的懒惰心理,微信阅读参考其他同类竞品迭代出了听书的功能,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
五、传播
至于传播方面,因为有微信社交这种强外挂的存在,微信阅读在这方面简直轻车熟路,且异常强大。先是通过分享给朋友赠一得一的奇袭,使微信阅读得以迅速的扩散;而最近的组队获取无限卡的活动更是在朋友圈横冲直撞,对新老用户而言都是一针很有效的强心剂。
认知人性才能认知好的产品,不论互联网产品还是传统产品,只有围绕人性,解决用户痛点,撩拨人性痒点,才能做出好的产品。最后再提升一下: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的目的,学习或者读书是前进的手段,软件或者硬件只是载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论是人性的光辉还是人性的弱点,都是人本体中的某些点,而将这些点连成线,进而依附于外部环境这个面,才能最终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