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为什么许多人不愿结婚,或推迟结婚?|试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

也许,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

我试用经济学原理,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检查和透视,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病灶”,以便更好的予以解决。

01.过去的婚姻模式

在中国的农耕时代,就是在解放前,我国开始实施一夫一妻制以前,一夫多妻制就很普遍。

其原因就是,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为了养活自己或/和家人,就必须找一个婆家嫁了,不管对方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不管是有没有妻子,只要有经济实力,能养活得起就行。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在九岁时,父亲死了,母亲养活不了他,先把她卖到王招宣府做奴婢,在十五岁时,王招宣死后,她母亲又把她卖给张大户做偏房。张大户的正房不待见她,才把她送给武大郎。

潘金莲就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女性“嫁人”的写照。

曾国藩是满清名臣,作为一个汉人,他得到官至极品,得到能够得到的全部尊荣。后世之人也不吝盛赞,甚至将其与孔圣人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完人

曾国藩的原配是欧阳氏,她是其恩师欧阳凝址的女儿。曾国藩在攻打太平天国之时,还娶了一个小妾,她一直随身伺候他,最后娶为妾。

曾国藩的一妻一妾,是因为其有朝廷的俸禄,能够养活得起。

解放后,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像我们这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完成结婚这件人生大事的。

像我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和上学前订婚的老伴结的婚,这其中也有父母的“功劳”,我上学后不让退婚,孝顺的我,就这样,娶了初中没有毕业的老伴,过了大半辈子。

在过去,一个家里的男孩过了二十四五岁,没有娶下媳妇,会遭到周围人的耻笑;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不出嫁,人们会在背后指指点点。

02.现在的婚姻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国门的开放,让择偶、结婚的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多元的婚姻观,正在一代年轻人的头脑中扎根发芽,甚至已经长成大树。

比如,婚前同居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视而不见;同性恋者现象,也得了人们的宽容;“丁克家庭”,也成了某些人的生活方式;三十多岁不谈对象、不结婚,只是父母双亲着急,周围人才顾不上管你结不结婚。

我的两位同事的孩子,一个在北京工作,一个在上海工作,都已过了三十岁,还没有谈对象。每次我们一起吃饭聊天时,两人都是“同病相怜”,一见面必然要谈到这个话题。

有一部电视剧叫《亲们侵略者》,剧集通过讲述一场生死之际的爱情绑架,反观当代年轻人的爱情观、情感生活状态,提出了不少具有现实意义的痛点话题。

在观看了这部电视剧后,一位网友留言“我觉得婚前同居也挺好,在一起适应一下两个人的生活,合则来,不合则散,也好过结婚以后才发现彼此不合适再离婚。”

这就是现在年轻人婚姻观的一个缩影。

03.从经济学原理透视大龄青年不想结婚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女性的地位提高了,经济独立,不再以嫁给男人养活自己为目的。

现在的女性,只要肯靠着自己的双手,勤劳工作,都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无论是知识女性,还是一般的女性,皆是如此。

一位大龄未婚女性,我的一个平台学习的学友,在留言中说,目前我的经济状况不错,经济独立,父母家庭负担小。如果是能明显拉低目前自己经济水平的婚姻,就不必要考虑。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结婚,是衡量投入产出比最好的方式。

无论从女性的角度看,还是从男性的角度看,恋爱和婚姻都需要经济基础来做支撑,花出去的成本,都是沉没成本。如果边际成本明显超过预期的边际收益太多,这样的婚姻,可能就会让年轻人去认真思考,要不要去实现。

第二个原因是,年轻人认为,人们的情感需要,在智能时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不一定要靠婚姻。

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很多,尤其是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直接沟通的距离,不一定只有夫妻关系,才能满足亲密和依恋等等需求。

心里的很多话,跟网络上的好友说说就够了,而且网络更容易让有相同想法的小伙伴儿们找到彼此。

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是经济学中的一条铁律。用这条铁律来解释这个现象就是:不论是男女,在谈恋爱阶段,都会有损失,比如,男方不但要为女方破费,还有女方的家人,同样的,女方除了处理好与男方的关系,还有与男方父母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婚前二人谈的再好,结婚后面对双方的父母家人时,就可能出现问题。

既然这样,那就先不要谈恋爱,感情需求,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来实现,让所有的损失最小化。

第三个原因,是生孩子的成本过大,也是许多年轻人望而生畏,不想结婚的原因。

这用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就能解释,不再展开论述。

第四个是,过去婚姻生活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性满足,现在社会,婚姻能提供的这一功能,被其他一些更容易得到的方式所取代。

这也可能是年轻人不想结婚,却可以满足性需求的原因之一。

既然结婚可以满足性需求,不结婚也可以满足,而且结婚的麻烦事不少,成本很大,付出很多时,那就不结婚了吧。

这符合科斯定理:当人们处理一件事情时,如果交易中需要付出的代价(不一定是货币)太多,人们可能要考虑采用交易费用较低的替代方法,甚至是放弃原有的想法;而当一件事情的结果大致相同或既定的时候,人们一定会选择付出较小、代价较低的一种方式。

04.我的几点建议

年轻人不想结婚或者不愿结婚的原因,都符合经济学原理,那对我们的家长来说,如何去做?

我的建议:

一是,家长不要太焦虑,顺其自然。

孩子既然年龄大了,那就一定有他们/她们自己的认识,不愿意现在结婚,或推迟结婚,那就由他们去吧。

我的一位老乡,在省城的一家媒体工作,到四十多岁以后,才结的婚,现在孩子三岁左右。

法国作家莫里哀说:人们多半在狂热中结婚,到头来造成一生的悔恨。

二是,家长们要为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帮助。

既然有很多男孩子因为成本及经济压力,而不愿意结婚或推迟结婚,作为家长就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孩子以帮助,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我们国家领导人都强调要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幸福奋斗”,那我们作为家长,就要为孩子们的幸福去工作,去奋斗。

我毫不怀疑,我们父辈们会这样去做。

惠特曼曾感叹:全世界的父母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三是,不要老是用大道理去教育孩子,可以用身边的人,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她们走入婚姻的殿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51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0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0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6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0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7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6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3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35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0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6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