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我们失去了金庸、李咏,除了缅怀,该如何活着,也引发了一场全民热议。
精进读书会11月的共读书,格格推荐的是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格格称这本书:“看一遍,哭一遍。”
01 关于作者
于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几年前qq空间还很流行的时候,她的《为啥是我得癌症》的文章被疯狂转载。我是个对外界新事物不敏感的人,所以即使当时qq空间那么疯狂地转载,我竟也没有点开读这篇文章,倒是对于娟这个名字有了隐约的印象。
读完这本书,对作者的生平有了大概的了解。于娟,一个有着幸福美满家庭、事业也顺风顺水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2009年确诊乳腺癌,2011年,在与癌症抗争两年之后去世,年仅32岁。
于娟的前半生,可谓是完美。父母给了她快乐的童年,聪明的头脑,绝佳的情商,学业上,本科、硕士、博士、出国、留任复旦,一路收获了无数的鲜花掌声;工作上,工作仅仅一年,申请项目无论国际、国家、省、市,全部揽入,她还曾计划两三年搞个副教授来做做;爱情上,十七岁开始和光头恋爱,结婚八年,刚生下儿子土豆,还计划再添个女儿。
然后一切都被突如其来的癌症击倒。在承受了人间极致的痛苦、几经生死后,于娟开始在网上记录自己抗癌的点点滴滴,便有了这本《此生未完成》。
于娟的丈夫光头,原名赵斌元,是上海交大的老师,他曾写道:“于娟喜欢古诗词,喜欢写东西。”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喜欢文字的孩子都不快乐,但是读过此书发现,于娟身上,没有一点文艺女青年的矫揉做作和无病呻吟,反而处处透露着乐观、洒脱、活力四射、真性情、独立、坚韧、大爱、正义和责任。
02 关于本书
《此生未完成》是于娟病中所作,后被整理出版。一个人在深知自己大限将至,仍坚强地写下这些文字,留给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于活着的意义:以前有一句鸡汤:“世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这句话在本书得到了真切的证实。书的封面有一段话:“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想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很温暖。”
于娟在面临死亡随时会来临的时刻,对活着的意义做了深刻的思考。透过生死,名利权情都很虚无。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便你名声四海皆知,响彻云天,也无非是各式各样的人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态一时猎奇,唾沫四溅后,你仍然是你,你依然是你,只是在别人谈论你的时候,你忘记了你是谁而已。
生死边缘,于娟写道,三十年以来追逐的名利权情,没有一样不辛苦,却没有一样是可以带走的。那时候才发现,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
关于对生命的热爱:作者在前期发病、确诊、化疗、放疗以及被骗使用错误的治疗方法连续二十几天不吃饭等一系列的人间极致的痛苦之后,在经历了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生生死死之后,依然想活下去,想更通透地活下去。作者写道:“生与死,前者的路对我来说,犹如残风蚕丝,而死却是太过简单的事。不仅简单,而且痛快舒畅,不用承受日夜蚀骨之痛。但是死,却让这个世界我最爱的亲人们承受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和老年丧子之痛。虽然能不能苟活由不得我,至少我要为持的亲人抗争和挣扎过。”
关于爱:于娟虽没有文艺女青年的多愁善感,但是感情丰富充沛,浑身散发着爱的光辉。
对于儿子土豆,怀孕期间,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是满心的喜悦、对小生命的期盼和热爱;即使是土豆刚出生时的晕头转向和手忙脚乱,也在北方冬日的和煦阳光里看熟睡的宝宝时,被幸福和岁月静好的格调取代。在病中,于娟写道:“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的不能动,每日像个瘫痪的人,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和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任千人唾骂万人践踏,只要能看着爸妈牵着土豆的手蹦蹦跳跳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这是多伟大的母爱啊!
对于丈夫光头,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去专门描写他们之间的爱情。但是十几年的分享、陪伴和扶持,以及于娟病中丈夫的全力付出,无不让读者动容。在于娟病到不能动弹大小便都需要丈夫照顾的时候,他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现在就求老天让你活着,让我这样给你擦五十年屁股。”当他们遇到因为妻子患癌症而奋发图强从厨子变成高科技吸波材料企业家张哥的时候,于娟开玩笑说,她一定要把光头像张哥那样从负债穷光蛋逼成百万富翁才准备翘辫子,而丈夫嘿嘿一笑回答他宁可一辈子负债当穷光蛋。最好的爱不是感天动地的情话,却是患难中的点点滴滴陪伴、照顾。
对于父母,除了病前在挪威的时候写过母亲的散文,病中并没有专门的篇幅去写父母亲情,但是在病中的很多散记中到处都有父母的坚强、勇敢和爱。直到现在,于娟父母依然在努力完成于娟关于能源林设想的遗愿。
此外,关于那些仗义的朋友,友爱的亲戚,甚至是小时候资助过的笔友,那些情谊,在书中都熠熠生辉。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意义,在于被需要,而于娟,极尽一生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也得到了很多回馈。Love is a circle.
于娟用其短暂的一生,倾尽全力、无怨无悔去认真活过,生如夏花之灿烂,便是如此吧。
这本书跟《岛》有一点类似,《岛》详详细细地描述了关于麻风病治疗的过程,而本书则真实地从患者的角度描写了癌症治疗过程中的很多细节,完全可以作为很多研究的一手资料,尤其是《“为啥是我得癌症”的非学术报告》,建议即使没有计划读这本书的人也去网上看一看这篇文章。
同时,通过本书也可以看出,中国老百姓看病真是难。于娟作为一个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有着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不错的经济基础和极其广泛的人脉,但是在治病的过程中都这么困难,更何况普通百姓人家?希望看这本书的人,如果有能力,可以为改善这一状况尽一些力所能及的力量。
生命值得我们更好地更有意义地活着,但愿健康的我们无需疾病的提醒,便能意识到这一点。感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也希望我们都能用这副健康的躯体,完成那些被遗落在人世间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