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星期一,喝抹茶》,是在等娃的间隙,随手翻开的一本书。原本打算用很快的速度读完,结果,时间超期。
读第一篇,没有太大的感受,觉得这本书是可以快速翻完的。读第二篇,好像有点意思。读第三篇,嗯,挺不错。然后?一口气读完,花的阅读时间远比预期的要长。
合上书,摸着书封,确实配得上封面标着的“治愈”两字。读这本《星期一,喝抹茶》,内心的某个角落被温暖填满了。
《星期一,喝抹茶》,是日本治愈系作家青山美智子所写。青山美智子的作品,获得过日本宫崎本大奖。在这本《星期一,喝抹茶》里,会看到12个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但实则都有某种联系。在联系中,看这些平平淡淡的故事,体会不同人生的酸甜苦辣。
我们都是他人的“纽带”
《星期一,喝抹茶》里的12个故事,原来都是有联系的。以咖啡店开始第一个故事,到咖啡店结束最后一个故事。这本书的故事,在合上书的那一刻,结束了吗?可以说并没有,只要人与人的联系在,故事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
不同的故事主角,串起了一本书,串起了人生百态。
想来在人生的不经意间,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他人生命中的“纽带”。也许是不经意的一次背景板,也许是不经意的一句对话,就那样悄悄串起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很微妙。
看完这本书,对于路上那些举着手机肆无忌惮拍摄的人,好像少了一点抗拒,多了那么一点点的宽容。再看他们,有了看生活的小说滋味。他们的背后,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吧。
生活就像一本书,每一个人都是书中的故事主角。
看完这本《星期一,喝抹茶》,忽然对身边的人与事,有了想要写点什么的冲动。
珍重喜欢的东西吧
《星期一,喝抹茶》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有温暖人心的东西。比如《天窗飘落的雨》里的佐知与光都,朋友间的对话,因为被理解而感动。
“只要能好好珍重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就够了”
一句简单的话,温暖的何止是故事中的人物,也温暖了故事外的阅读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们做出的行为,真正为自己的有多少?因为角色的限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缘由,很多时候做出的选择,是出于无奈,是为了“别人”。
远离初心的事情做多了,离内心的自我就远了。在“珍重喜欢的东西”这件事上,成年人的我们,还真得向孩子们学习。孩子们是活在当下的典范,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珍重自己喜欢的东西。
人到中年,遇到令人纠结的事情而无法做出决断时,想想内心“珍重的东西”,也许纠结会自动消解吧。
做让自己闪闪发光的努力
看《德尔塔的松树下》故事中的实笃,一开始是惊讶的,到后面却又是佩服的。
到哪都拎着个水桶的实笃,实则是人间清醒的典范啊。拎水桶是为了让自己方便,里面装的都是有用的东西。
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做什么让自己舒服,也会对他人努力表达随喜的实笃,将物质生活过到了极简,同时内心世界又是极丰盈的。
在这个故事中,尤其打动人的,是两位男孩之间的对话。孝晴对于毕业后的去向迷茫不已,实笃给出的答案简单明了“成为那个人就好啦”。
是啊,想做什么,那就做让自己闪闪发光的努力,想那么多还未发生的恐惧做什么?除了徒增烦恼,对其他并无太大帮助。
写在结尾的话
文字是可以温暖人心的。
谁能想到,随意翻开的《星期一,喝抹茶》,一看就停不下来。
结束这篇,我要去找青山美智子其他书来看了。
我是弥小木,和我一起读书~遇见书,遇见人生的N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