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证监会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意在加强对商誉问题的风险监管。
新规要求:定期或及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并重点关注特定减值迹象。对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公司应当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且不得以业绩承诺期间、业绩承诺补偿为由不进行测试;要求上市公司应在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季度报告中披露与商誉减值相关的所有重要、关键信息。新规对于减值测试的方法、过程和会计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定,将减少上市公司主观操作的空间。
可能很多人“商誉”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即使看到了,也顺眼带过去。但在投资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识别“商誉”这项资产,投资的风险无疑将会增加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商誉”。
认识会计商誉
上文我们提到的证监会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这里面的商誉指主要是会计商誉。何为会计商誉?
举个例子:A企业收购B企业,会计在给B企业算账时,发现B企业账上的净资产(资产减去负债)有100万,但是A企业支付给B企业200万,这多出来的100万便会记录在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记作商誉。
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了,公司净资产只有100万,为什么要用200万来买呢。这就像大家在股市上买股票一样,你发现很多公司的市净率(股价/净资产)是5倍、甚至10倍的,不还是有很多人去买吗。为什么呢?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本质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因为看好这项资产的未来盈利能力,所以愿意支付高于净资产的价格来购买。
识别会计商誉的风险
好了,明白了什么是“会计商誉”,那“会计商誉”到底有多大的风险呢?
举个实例来说吧,嘉应制药,公司2017年巨亏2.06亿,而2016年公司的净利润还有6700万。因为巨亏,股价在年初连续跌停。
那为什么2017年公司会出现那么大的亏损呢?源头就是商誉减值。公司2017年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达2.44亿,其中商誉减值损失2.40亿。
为什么要计提商誉减值呢?前面我们说到100万的净资产,你花了200万来购买,溢价100万购买的目的是预期未来这项资产可以给你带来较好的回报。但如果你购买的这项资产不能带来正常收益了,按照市价处理掉这项资产只能卖120万了,那剩下的80万就要计提商誉减值了。这就是溢价购买资产的风险。
实际投资中,我们大多数投资者并不会关注这项隐性资产的风险,常常只是简单的看下公司的基本面,主要还是以股价的技术走势为主。如此,踩雷也就不奇怪了。
经济商誉的价值
如果一家公司花10亿购买了一项资产,其中净资产1亿,会计商誉9亿,而这项资产每年带来的净资产只有几百万,无疑,后期商誉减值的风险很大。但是,如果你在二级市场看中了一家公司,净资产20亿,市值50亿,市净率(50/20)是2.5,而公司每年的净利润只有1亿,市盈率是(50/1)50,净资产收益率(1/20)只有5%。投资这样的公司,你会担忧吗?
如果企业高溢价购买了资产,资产负债表中会计提“商誉”,而我们个人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高溢价购买股票,是否也需要考虑下自己所支付的商誉呢。上面的案例,如果计提“商誉”,金额是30亿。而关键问题是这项资产的回报率只有5%,如此低的回报率值得付出这么高的溢价吗?
相反,如果公司每年可以实现5亿的净利润,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5%。如果一家公司有着如此高的回报率且能够持续保持,则必然有着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这就是我们需要积极寻找的公司,为这样的公司支付一定的溢价是合适的。
正如巴菲特所说:我早期接受的教育使我青睐于有形资产,而回避那些大部分价值是“经济商誉”的企业,这种偏见使其在早期投资上有所疏忽。但是随着直接和代理的业务经验,我逐渐越来越倾向于那些利用有行资产最少却拥有巨额持久“经济商誉”的企业。
如果我们能够希望公司在有形资产净值基础上以大大超过市场的回报率产生利润,那么在逻辑上这些公司比其有形资产净值值钱的多,这种超额回报的资本化价值就是经济商誉。
简单的说,就是一家公司可以以较少的净资产赚取丰厚的利润。比如巴菲特的经典投资案例:喜事糖果,公司的净资产只有800万,但巴菲特却花了2500万来购买,市净率3倍多。但公司当时却以800万的净资产每年可以赚取200万的利润,净资产收益率(200/800)高达25%。从1972年到2007年,期间税前利润总额为13.5亿,而净资产从800万涨到4000万,再投入仅为3200万,剩下的利润都归入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腰包。
如此高的回报,并不是存货、应收账款或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产生了超额回报率,相反,这是与无形资产的结合产生了这种超额回报率,尤其是消费者在与产品和雇员的无数次愉快经历的基础上普遍认同的良好声誉。
这种声誉创造了一种消费者特许权,对于购买者来说,它使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成为售价的首要决定因素。消费者特许权是经济商誉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他来源包括不受利润管制影响的政府特许权,专利技术或是其他竞争优势等。而我们要寻找的就是由这些“经济商誉”带来的高回报的企业,如此,才能获取远超越价值的回报。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