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静如
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每个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怀胎10月,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件事,医生就将孩子与母亲的脐带割断。
这也是一种自然的分离表现。
我是一位幼儿园老师,每年九月份,幼儿园大多数是在孩子们的哭声中走过来的。作为老师,我常常苦口婆心地和家长们沟通,关于如何做孩子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如何做宝贝们才能不哭泣……
我发现那些哭泣得特别厉害的孩子,往往父母也是比较没有安全感的。妈妈过度担心宝贝,母亲的过度担心和不放心在心理学上会影响孩子的。放手反而是最好的爱!
舐犊情深,我理解。
但是有的孩子在里面哭,妈妈在门口流泪。其实,换个角度想,宝贝上幼儿园对他的成长是不是好的?在幼儿园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会陪伴着他一生。所以,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可是孩子会哭,家长不放心怎么办?
哭就一定不好吗?正如婴儿出生大哭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身边没有熟悉的人,有的孩子哭,其他孩子都会受影响。
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去探索世界,去适应新环境。
陪孩子读故事书,关于上幼儿园的绘本,或者其他的绘本,每天读一本,能够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增加亲子感情。
小草生命力顽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生长得碧绿,而相比之下温室里的花朵显得脆弱极了。
我曾经听过一个老鹰训练小鹰学飞的故事,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鹰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鹰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梢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而被母鹰活活摔死。第三步,那些被母鹰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在成长的翅膀中大部分的骨骼会被母鹰折断,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
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鹰的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能长得更加强健有力。
如果不这样,小鹰长大后无法翱翔于蓝天!
人类是高级的物种,我们不需要像老鹰这样子训练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需要学会放手,父母不放手,孩子怎能学会走路?
自信,有安全感的爸爸妈妈,孩子自然自信独立。
爸爸妈妈,请放手吧!让孩子自己去看看这个世界,哭泣,是他们的另一种成长,另一种探索世界的方法,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触摸这个世界,当他发现世界美好,他会一下子爱上幼儿园的!
欢迎鼓励,点赞,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