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基层中不断创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之治”的一张重要名片,基层政法领导干部应坚持以党建引领、人民主体为抓手,不断完善网络平台、实现群众自治,走稳走实新时代“枫桥之路”。
坚持党的领导。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优势。要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基层政法领导干部要注重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在教育上引导党员干部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首要的政治原则。同时要学会“一面旗”强化政治引领、“一线法”推动干部下沉,鼓励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组织体系和工作力量直达基层,充实基层一线的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枫桥经验能够保持昂扬生机的关键之举,当前各地正着力构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为老百姓提供切切实实的网上服务。基层政法领导干部要将新时代科技创新作为抓手,顺应“互联网+”的大潮乘势而上,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基层治理的方式、手段,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同时要尊重、理解、认可乡土文化,认真总结,学习借鉴,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前进,努力打造出适合本土又独具特色的治理模式,让“枫桥经验”在历史传承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历久弥新。
坚持群众自治。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能移万座山。基层是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只有加强和更新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变“单打独斗”为“众人合力”,才能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落到实处。基层政法领导干部要坚持工作根植于民,牢固树立“人民至上”“以身许民”的执政理念,紧紧抓住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事,引导党员干部充分察民情、解民忧。并积极推动党建引领下的村民自治,实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群众说了算、定了就要办”,让政策真正贴合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