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的父亲曾说过这么一段话:那些拥有奇思妙想的孩子其实从一开始就希望获得自由的发展空间,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让孩子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不要限制孩子的梦想。抚养孩子应当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放手。但同时要尽可能提供孩子各种宝贵的机会,然后,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的主攻方向,因为个人兴趣才是最大的动力,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
目前,在各大公众号上可以看到很多教育类的文章,都提到父母要鼓励孩子健康的兴趣并积极引导孩子。请问:父母什么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引导呢?
引导,从字面上解释:是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引导者总是在被引导者的前方,可以是行为、动作上先进,可以是思想上先进或技术上先进等等。引导者处于主动位,被引导者就是处于被动位置。
最近加入了一个妈妈群,经常讨论怎么才能找到一个快捷“秘方”让孩子迅速踏上一层楼。我觉得真正的“秘方”是一种教育思维方式和引导方法。恰巧其中一个妈妈就谈到她儿子非常喜欢油画,她很鼓励孩子这个兴趣爱好!然后呢?我想大部分家长就是会替孩子报名一个很好的油画课程,然后固定的上课时间接送。孩子在里面上课,家长们就在外等候,或者喝咖啡,或者看手机……这是不是一种很常见的场景?!
真正的“引导”恰恰始于这个时机。孩子的兴趣就是我们去寻找各种相关书籍的信息源,既然孩子喜欢油画,那家长马上要去补充这方面的知识了,不是油画方式,而是一些有关油画的外围信息。什么是外围信息呢?
举例:油画是属于西方的一种绘画表达方式,中国油画家中有否被世界认可的呢?目前唯一被西方认可的是法籍华裔赵无极。赵无极的油画风格又是如何的呢?家长就可以去自己找些相关的图册查看,能否看懂都无所谓,因为艺术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那赵无极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这本身就是一个励志故事!
知道了赵无极,我们难道就不需要去了解梵高吗?大家都知道梵高的《向日葵》很出名,实际上《向日葵》留在世间有十五个版本。梵高一生贫穷,他的画作生前无人问津,死后却价值连城。为什么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梵高的发疯和另一位画家高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高更又是怎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呢?
借助强大的网络咨讯,地毯式的去大致了解各种有关油画流派知识和各个大画家的信息。目前有“美学文化传播者”著称的蒋勋,他许多著作关于欧洲艺术和西方美学的感悟都可以从纸质书籍和有声书里获悉。光是这些行动还不够哦,平时一定要和孩子多多去看各种画展,还可以向这方面爱好的甚至是专业人士多多讨教。
如果说,之前你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那么恭喜你,现在你定会深觉自己也受益匪浅。俗话说:孩子是最好的老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孩子向你秀出他稚嫩的作品时,我们就可以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油画知识表扬他:“嗳,我觉得你这幅画有梵高的风格哦!”小孩子一定很好奇啊!这时我们可以将熟知的人物故事和盘托出了。
孩子向你展示他另外一幅作品时,没准我们就可以跟他聊聊印象派塞尚的画风……
诸如此类,渐渐地,孩子的兴趣就像“芝麻开门”似的被我们彻底打开了!
我们了解了西方油画的大致情况后,也需要了解中国历代崇尚的水墨画。中国的画风里有很多唐诗宋词的意境,源于我们唐宋时期文明鼎盛时期......
所有这些外围知识扩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和孩子谈话的内容。当我们知道的比孩子多,孩子自然也就有更多的想法来跟你讨论。至于孩子能否成为一个很优秀的画家,那是将来的事。而当前阶段,我们可以跟随孩子的兴趣来补充我们很多的知识空白点,然后再反哺给孩子。如此循环,潜移默化中孩子会自发寻找更多他感兴趣的知识。随着知识框架扩大,孩子的思维模式就全部被打开了。这个时候,我们家长也就可以功成身退咯!
我自认为,这种看似无痕实际却是步步精心的教育才是引导孩子兴趣和学习的最好方法。
(我个人非常喜欢梵高,以下附上梵高的外围信息)
“Starry starry night…” 这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名《Vincent》,是歌手Don McLean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面对梵高的【星空】后创作的曲子,如今它是荷兰梵高博物馆常年播放的馆歌。
“若做艺术家,不能成为梵高,应成为毕加索”,因为梵高生前只卖出一幅画,不同于毕加索的富有和社会地位。
梵高是后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他生命中最蓬勃灿烂的两年是在法国阿尔地区度过的。
很多人说若没有高更,就不会引起梵高的精神病发作。但是若没有高更,如何能看到15幅旷世著作-向日葵…
梵高一生的挚友就是小他四岁的弟弟戴奥,他给予梵高无限的支持和一切的财物资助。
梵高在欧维留下最后一幅画作《麦田的乌鸦》后便开枪自杀,怀中还有一封写给弟弟戴奥未完的信。
梵高生前经常书信给高更,其他画家还有他弟弟,其中戴奥的信件就多达866封。
梵高死后的半年,弟弟也随之离去,他们的坟墓也连在一起。
戴奥的遗孀和家族后人致力于推广梵高的画作以及他们的书信,让世人了解一个真实的梵高。
梵高的书信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他的生活点滴,社会变迁,画派的补充技法 ……
荷兰梵高博物馆对梵高的书信整理工作始于1994 年, 时间长达15年…
(感谢晓青提供文字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