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文明源頭舆上古茶陵》杜钢建等著
我说英人英语起源于中国,引起诸多网友的反对。大家反对的理由之一在于中国人是黄种人,英国人属于白种人。殊不知1000多年前中国人的百家姓祖先有许多是白人。2000多年前中国人的百家姓祖先大多数是白人。3000多年前中国人的百家姓祖先绝大多数是白人。我在《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一书中论述,大湘西诸多民族的创世纪传说表明,世界各种肤色的人种均起源于大湘西地区。而三星堆和石家河考古出土的雕像也证明,上古中国人多白人。
我注意到反对我的观点的网民中有一些是李姓家族或者与李姓家族有亲缘关系的姓氏。这些网民的态度表明,他们绝对接受不了自己的祖先不是黄种人。但是,历史真相告诉我们,人类祖先的变化之大和迁徙之远,今人已经难以想象。
少昊后裔的李姓国有李国、苦国、萊国、段干国等。关于李国,徐广云:“河内平皋有李城、李阪。”昔李同却秦,兵死,封其父李侯卽李国地。春秋战国时期的李国与萊国、段干国等均有亲缘关系。苦国,硕宗封,毫之卫真。汉代苦县隶淮阳国,晋代属梁国,后魏为谷阳,唐为真源。苦国为道家李氏老子生处。段干国为宋国铚邑人蹇叔(约公元前690一前610年)处。根据《郡国志》,卫县南有干城。开封有段干木庙,墓在汾之孝义东北。
少昊后裔李姓自唐宋以来一直是百家姓中的大姓,曾经是第一大姓。李姓的人口众多与唐朝李氏政权奠定的基础分不开。如今李姓的家谱和族谱表明,绝大多数李姓的祖源谱系可以追溯到唐朝皇族李氏家族。然而唐朝皇族李氏家族在人种方面属于白种人。少昊后裔唐朝皇族李氏家族属于白人的原因之一是该家族起源于黠戛斯人卽吉尔吉斯人。无论是诗人李白,还是唐朝皇族李氏,都是吉尔吉斯人。关于这一点唐朝皇帝不仅不否认,而且公开承认,并且告诉大家。例如唐中宗曾经宣称自己的家族与黠戛斯同宗。唐中宗会见外国代表团时,给予黠戛斯代表团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唐中宗说:“尔国与吾同宗,非它蕃比。”
少昊后裔唐朝皇族李氏的血统与黠戛斯人同宗,黠戛斯人属于什么人种呢?黠戛斯人属于赤色白人,具有皮肤白色、头发红色、眼睛绿色、身材高大的特征。唐朝时期,黠戛斯属于中国的疆域。根据《新唐书·回纥下》的记载,黠戛斯乃古坚昆国。地当伊吾之西,焉耆北,白山旁。众数十万,胜兵八万。人皆长大,赤发、皙面、绿瞳,以黑发为不祥。黑瞳者,必曰陵苗裔也。男少女多,以环贯耳,俗趫伉。男子有勇黥其手,女已嫁黥其项。杂居多淫佚。下皆尚赤。丧不剺面,三环其尸,乃火之,收其骨,岁而乃墓,然后哭泣有节。冬处室,木皮为覆。其语言文字,与回鹘正同。黠戛斯人属于典型的印欧人种,不是黄种人。
黠戛斯在唐朝以前也称坚昆。坚昆人的特征是发黄、目绿、髭髯赤。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四称:“坚昆部落非狼种。······其人发黃目绿,赤髭髯;髭髯俱黑者,汉将李陵及其兵众之胤也。”汉将李陵及其兵众的后裔经过几百年的同化,在坚昆部落中也改变了面貌。到唐朝,坚昆部落中发黃目绿髭髯黑的族群是李陵及其兵众的后裔。
黠戛斯人中有白狄与赤狄。白狄人的特征是金发、碧眼、皙面,如坚昆人和月氏。赤狄人的特征是赤发、青眼、黄赤面,如乌孙人和丁零人。如今的欧洲人种基本上是白狄与赤狄的结合。少昊后裔唐朝皇族李氏也是白狄和赤狄的结合。
唐朝李氏在氏族史上属于少昊和皋陶的后裔。皋陶是尧舜禹时期的大法官,专门负责法律工作。唐朝李氏与古英国人都是少昊和皋陶的后裔,在人种学上属于赤色白人。华夏古英国在今安徽与湖北交界一带。皋陶是少昊的后裔,在舜帝时期任士师。少昊支子娶高阳氏女,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生陶,为舜士师,是为皋陶。舜让禹位,禹让皋陶,皋陶推辭。
少昊后裔皋陶生子三:长伯翳,亦称伯益;次仲甄;季封于偃,为偃姓,有匽氏、郾氏。皋陶的后裔遍布荆楚大地。古英国人是皋陶次子仲甄的后裔。仲甄事夏,封子六,后分于英,俱灭于楚。后有甄氏、六氏、咎氏、絲氏、睪氏、英氏、黥氏(英布改姓)。夏商周时期,皋陶后裔中李氏、费氏、偃氏、英氏、许氏等都有族人西迁,到达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
少昊后裔皋陶氏族与尧帝陶唐氏族都属于赤色白人族群。陶唐氏在人种特征上是赤人。从比较语言学角度看,唐人的唐Tam在突厥语中是Tab。Tab也是拓跋,卽杜伯、吐蕃。杜伯最早起源于黄帝时期的杜康。杜康在湘西地区的酉水和澧水流域造酒,成为人类造酒工匠的鼻祖。黄帝时期的杜伯在人种上属于四色人种中的赤人。陶唐氏的祖先尧帝家族也是赤人。少昊后裔皋陶家族很长时期也是赤人。在尧舜禹夏商周时期大湘西地区的人种中赤人占主导地位。
少昊后裔廖氏与李氏、甄氏、六氏、咎氏、繇氏、睪氏、英氏、黥氏、费氏、偃氏、英氏、许氏等都属于皋陶后裔的赤人族群。《史记正义》曰:“英,盖蓼也。”《括地志》云:“光州固始县,本春秋时蓼国,偃姓,皋陶之后也。《左传》云子燮灭蓼。太康《地志》云蓼国先在南阳故县,今豫州郾县界故胡城是,后徙于此。”《史记索隐》曰:“蓼、六,本或作英、六,皆通。然蓼、六皆咎繇之后也。”据《系本》,二国皆偃姓,故春秋文五年《左传》云楚人灭六,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杜预曰:“蓼与六皆咎繇后。”《地理志》云:“六,故国,皋陶后,偃姓,为楚所灭。”又僖公十七年,“齐人、徐人伐英氏。”杜预又曰:“英、六皆皋陶后,国名。”皋陶后裔的诸多姓氏族群在唐朝之前都是赤人族群。
少昊后裔皋陶三子的后裔逐步形成秦国、赵国、江国、黄国、徐国、费国、偃国、英国、六国、萧国、阮国、梁国、莒国等以赢姓为代表的诸侯国。嬴姓源于皋陶的儿子伯益。这里需要指出,费人、裴人、绯人都是赤狄,属偃姓国人。而奄、偃、焉、燕、郾、鄢又是Ar人卽Ur人。Ar人和Ur人也称乌人。波斯人自称是Ar人。波斯人的主体也来自荆楚地区包括英国人在内的嬴姓赤狄。这些赤狄方国后来大都被楚国所灭。秦国是少昊后裔赢姓方国中最重要的国家。
少昊后裔伊吾和焉耆都是赤狄,有“黑红”或“殷红”的意思。在大湘西地区彝缅语族中,“红”与“黑”意思相近或相混。在拂菻边还有阿兰等若干赤狄国家。阿兰卽蒙古语中的乌兰 “ulan'n”,词义为“红色氏族”。英国人和阿兰人主要通过北方欧亚大草原通道到达地中海东边,建立恩屈国和阿兰国。铁勒的“勒”为英语 “red””,“铁”为“狄”的变音,卽赤狄。“狄”音变有铁、敕、疏等。疏勒姓裴氏也是荆楚地区英国人的姓氏之一。铁勒、敕勒、疏勒均为赤狄。
少昊后裔唐朝皇族的赤人李氏创立政权取名唐,与尧帝时期陶唐氏之唐有关,都属于赤人政权。尧帝是赤人。《东观汉记·显宗孝明皇帝》卷二记载:“建武四年五月甲申,皇子阳生,丰下锐上,颜赤色,有似于尧,上以色赤,名之曰阳。”尧帝的特征也是丰下锐上,颜赤色。赤色是陶唐氏的基本肤色。
杜伯人的一支后来形成托跋鲜卑。托跋鲜卑属于杜伯人卽赤人与鲜卑人卽白人的结合。唐朝皇族赤人李氏与鲜卑白人的结合与托跋鲜卑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根据唐代颜师古关于《汉书·匈奴传》的注释,唐代的呼衍氏被称为鲜卑姓。呼衍氏原本是匈奴人,后来逐渐鲜卑化,几百年间呼衍氏的人种就发生变化。匹孤之妻和寿阗之母都是胡掖氏卽呼衍氏。发展到唐代,呼衍氏已经变成鲜卑人。
托跋鲜卑中也有一部分是汉将军李陵的后裔。在以母为姓的胡人族群中,一般忌讳称李陵后裔。根据《南齐书》的记载,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为姓,故为李陵之后而甚讳之,有言其是陵后者,辄见杀。
根据阿拉伯历史学家的记载,中国唐朝皇族是杜伯的后裔。杜伯之子阿慕尔的后裔渡过乌浒水,大部分前往中国,分散于不同地区,成为中国人和突厥人的领导。突厥人以Tab对译唐Tam,也说明唐朝皇族李氏出自Tab卽杜伯的后裔。Tab源于杜伯的杜地名称。具有Tab词根的地名有伊朗的大不里士Tabriz。杜人Tab卽唐人Tam也是陶人Taw。
公元前714年萨尔贡二世攻占乌拉尔图的塔乌里Tawri,该地也是杜人卽唐人所在地。西方历史文献中的陶利卡人Tauri也是杜人卽唐人的一支。唐朝李氏就是杜伯人Tabri,也就是斯奇提亚地区的陶利卡人Tauri。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印度洋地区的陶鲁斯山在《亚历山大远征记》等历史文献中有记载。陶鲁斯山地区的Taurus陶鲁斯人,也是杜人卽唐人。公元1世纪梅拉的《地方志》记载的Tabis山卽杜山位于斯基泰人和赛里斯人之间,也是伊朗和阿塞拜疆的界山。根据考古发现的甲骨文中的土方即杜方Turpam也是希罗多德《历史》论及的陶利卡人。
少昊后裔唐朝皇族李氏属于赤狄人,而唐朝历任皇帝的皇后大多是白狄鲜卑人。白狄和赤狄结合的人种属于典型的印欧人种。鲜卑人也称西伯利亚人。如今西伯利亚的白人在唐朝称为鲜卑人。唐朝皇族母系的鲜卑人卽西伯利亚白人血统影响到皇族血统。
唐朝皇族李氏是赤色白人,与历任唐朝皇后中的鲜卑人有关。鲜卑人Sibi也是中国上古时期的豕韦人。鲜卑人Sibi在历史上也称斯比、室韦、失韦、苏毗等。我在《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一书中论述了苏毗人与欧洲日耳曼人中的斯维比人Suebi的历史关系。粟特文书和于阗塞语文书中的Supiya人都是豕韦人的后裔苏毗人。杜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唐朝皇后中的鲜卑人在商朝也称豕韦氏,在周朝也称唐杜氏。唐朝李氏赤人与豕韦氏后裔中的白种鲜卑人结合,从而形成典型的印欧人种。
少昊后裔唐朝皇族王子李氏的分封遍及中国各地。因此,如今中国各地李氏主体人群的祖先在唐朝属于白人人种。如今吉尔吉斯人的肤色、头发、眼睛和身高特征等基本上保留了唐朝皇族李氏的人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