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种感觉,自己陷入那种好像什么都有一点可能,但是又什么都做不到的恐惧中,自己突然很弱小很弱小,经不起任何的失败。世界很大,我却没有力量去任何地方,那是一种好像被什么东西囚禁的感觉。总是在寻找,寻找确定性,如果不确定,你会觉得不踏实,总觉缺少安全感。
我就是这样,总是在寻找我到底适合什么,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我适合什么样的衣服穿搭,适合什么样的妆容,总是去询问别人,记得最清晰就是在和丹丹姐聊天的时候,丹丹姐曾不止一次的说你要去尝试,不要着急,慢下来,去做了才知道合不合适。而我总是那么的着急,知道这个道理却做不好。但我没放弃一直在做,也没放弃探索,直到我发现原来是认知的问题。
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历练才会明白许多道理,谁都迷茫过,也焦虑过,但这个过程总是要走的。
定位训练营让我对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就像是观影人一样,重新再次认识自己,重要的是两大收获:
人们之所以苦苦的寻找定位,就是寻找人之为人的意义。你是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使命是什么?
一发现了自己的错误的认知,还有僵化定位,是定位一次搞定(终身适用)。人们追求一次定位的原因是追求确定性,让自己感觉安全,但这是幻觉。着急追求的东西是缺乏价值的,从认知的维度看,我陷入了僵化定位,待的时间很久,还不知道是错的,在学到这一知识的时候,回想自己的经历,真是可怕。
二明白要尊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不要把自己推上悬崖(给自己贴错误标签),现在还年轻,即将毕业,是个新人,就不要给自己贴上专家的标签。定位是:匹配资源,开启发展,行动切入点,之前不懂怎么做,那现在就跟着课程一步一步来,自己去有效的寻找定位。
第一次了解到层级定位,之前做年计划用过五年愿景,但这次的学习完全是一个刨根问底的过程,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从哪来。资源梳理,选项准备,信息收集让自己再次深入了解自己,看到身上的闪光点也看到了差距,同时从本质上区分了目标和计划。第一次了解到层级定位,之前做年计划用过五年愿景,但这次的学习完全是一个刨根问底的过程,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从哪来。资源梳理,选项准备,信息收集让自己再次深入了解自己,看到身上的闪光点也看到了差距,同时从本质上区分了目标和计划。找到了自己当下的定位,也明确了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小白阶段,应该做的事情,不再有过多的非分之想。
在一个月的学习中,通过每次的作业梳理,来逐层去探索自己的定位,但最重要的改变是我找到了为什么要慢下来的原因,找到了自己之前那种焦虑的根源,最大的改变是我不着急了,当自己内心出现不安的时候,我会问你在怕什么,如果你没有做这个决定你会失去什么吗?答案是不会,那就别怕。同时会经常的对自己的说的话进行分析,想法进行鉴定,是不是的来一次,给予自己引导,慢慢走出僵化定位。在这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在写作营当助教,通过和学员的沟通,话语来察觉他们想表达的意思,从文章中感知他们的情感,由此建立链接和沟通,来帮助他们。
不要因为自己内心的不安,降低自己人生的逼格。放下我们所期待的确定,如果一味追求反而会成为我们的牢笼,限制我们的发展。慢下来,一步一步在,去读书,去写作,用文字记录你的点滴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