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五公里,是早年在庆山微博里看到的句子。当时在想,五公里是多远,匆匆略过,依旧在过自己的生活;然而今天,我也开始了早起五公里,瑜伽40分钟,甚至晚间五公里的生活。科技发展运用运动软件记录我们的生活,通过数据直观反映。当那些只是轻描淡写的瞬间在时光沉淀下融入生命后,我们才发现,影响和改变是那么大,不知不觉……
从前看书,会想什么是人生。那些情愁感慨为何这样深邃,那些转瞬即逝真如其中反复无常,我们有遗憾有痛苦,是否有如战场,刑场,剧场,实其是拿了自己的剧本,演好自己的角色,等待落幕。
如果一个人要打破自己的局限,结果必然是要接受磋磨。否则他要面临的就是一种不平衡的生活,就是现实和理想之间的鸿沟,带给他的无法解决的困惑和苦恼。
当我跨过,经历,因训练而改变的人生,终于不再重复,这一刻,我欣喜,感动。如果一生都过着后知后觉的人生,那我们将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情绪上,而不能体会生活的美丽,生命的美妙。
早晨站在垫子上,从伸张肢体开始,在轻缓的音乐中启动身体内在的能量,完整的整体,训练我们对精微身体内层的感知和体会,这是专注力的变现。当我们的身体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变现的更灵活,更稳定,也更有力量,我们将获得生命的沉稳和安宁。早起穿过公园,每每看到一个男士在冥想,会觉得有平和的能量连接我的心灵,如果准时走的匀速,也会遇到中年的女子,每次相遇大约都在下穿的桥下,她不施妆容的脸庞呈现健康和温和,让我心生感动。热爱生命是什么,是早起的万物纯净之时,你才可以遇到这样的生灵,告诉你什么是真实。而晨光穿过树缝间的光线,因晨雾交融的朦胧,美到极致,这一切转瞬即逝。
学习,让我精进自己。少年读书,并不知为何,而如今,不仅知道为何要读书,还学会懂得读书,读来做什么,融会贯通。学习,它是没有止境的,停滞后的反弹就如减肥,越坏的结果就越坏,越是拾不起的就拾不起。放任何尝不是一场灾难呢?一路走来,像是窥视人间的顽童,扯着帘子一角,看嬉笑怒骂的人间,在帘子后悟到什么是智慧的影子。黑暗也是一种思索,走出来不仅感受到什么是明亮,更有一种冷静的沉思和气场。
能够接受离别,能够独处,并不容易。把那些不需要的人或事抽离生活,也抽离生命。我们因交往而得到的意识图片从记忆里删除,只要不刻意的重复它们,最终都会变得清浅。我们为何贪婪执念,背后是恐惧在张牙舞爪,恐惧背后是匮乏让我们无知和疲惫。真正的圆融是生命本身的平衡和完满,由内而外,层层递进发展。一粒种子,一朵花,一棵树,万事万物皆给我们启示。
经由经典智慧训练的人生,让我们渐然享受生命。因此,更珍惜生命存在。提升自己,是什么?我曾也困惑。而走着走着,是一片新天地。是知晓历史纷争,万物变化后再看父母,有了怜悯和慈悲之心,是看到他们人生的匮乏,仍尽全力为我们遮风避雨的坚韧和爱;是时代的阅历,是知识和思考决定他们的视野和能达到的高度,如果我们足够的智慧,也可以引领他们在中年之后重新起航,帮助找到他们人生的乐趣和目标。而不是在这里抱怨父母如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他们的思想守旧,甚至是三观不同。是自我回看学习之路上发生的问题,如何转化甚至重新改写,学习不好的背后是什么?知识储备的不足,框架体系无法很好的搭建,教育方法对于自我是否适用,没有循环重复的融合,还是其他?把曾经遇到的问题在成长的路上打通,奇迹就会出现。基于科学理论的架构,自我实践的运用和反思,你会发现记忆力不一定会随着年长而变得衰弱,而是我们没有利用更好的方式去学习。脑部的组织会变化,神经系统也会变化,复杂的信息处理如果没有和身体形成很好的配合,运动,你不通过长年的自我观察实践,如何通过一个短暂的时光就断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呢?如果我不是个探索者,那么我将来的孩子,只会是复制模式下的产物,而我希望的是:他是一个推动者,这样的使命和责任感一定是经由我去搭建。而重要的创造能力,放手给他。我不断拓宽的视野,涉猎的学科渐渐开始融合的美妙带给我愉悦和快乐。如果说体制犹如体式,那一定是在体制中解决它,才有可能在体制外做自己。因此,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去了解体制下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去通透教育背后的体系,观念,制度,课程。在普通教育的正常学科里,我们应该成为自己孩子的榜样,告诉他一切都不是问题,一切的学习不仅有方法有规律,甚至出题的理论构建在哪里都可以运用自如。那些学校的时光为何要痛苦的看老师的对比,孩子自尊的伤害,最好的一面不是可以和自己的孩子探讨老师的教学风格以及他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他可以优化进取的点,而不是孩子问你的时候,你什么也不会啊。弟弟准备考研的那一刻,我真正意义上体会到了什么是差距,一个孩子,当他往更大的舞台,而你只能遥望,那一刻,是无奈的。所以我拿起了书本同他一起,也在不断的学习路上充实和提升自己。而这样的学习,正在改变着我,让我深深受益。
记录和写作,思维和方式,词语的运用,都在发生着改变,有很多的人和物,也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曾喜欢一个作家,追着她一路,静静在微博里期待着她一年几次的发表,却在书店里搜寻她的最新影踪,有时候,你在偌大的书店一眼就看到了她的名字,像是遥远的呼唤,让你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当我不再如旧时惊讶她的写作,却在简单的词语中读懂了生命的真谛。而此时,也如你我的关系,当你不再了解我,我也不再了解你,太正常了。这一路,我们都没有追随过彼此,因此,更释然很多。而我们的生命,只能留下一路走下来的人,陪伴彼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