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读后感
文/袁茹意
常常思考几个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教书是为了什么?写文字又是为了什么?给过自己一些看似清晰的答案,细想又很模糊,自认为很小我,内心不甚满意。到底每日所做是为了什么呢,茫然,但我笃信此题是有解的。犹记得周辅成对赵越胜说过,不懂,不怕,去读书,读着读着,就懂了。
某日偶翻一书,薄薄一册,翻至末页,106页,于是决定刷它。自此走进了他的世界。
自我陶醉的吟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再欲摇头晃脑,嘴里已没有了诗句,悄悄看书吧。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死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刘禹锡原本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族的后裔。因祖上跟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自此定居下来。刘禹锡虽生长在士大夫家庭,但对待学习态度非常认真。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诗经》《尚书》。他曾师从诗僧皎然和灵澈。百里外求师,捧砚陪侍于左右。因为他聪敏好学,虽年纪小,但诗歌写得已很可观了。
刘禹锡不只诗歌好,其他方面也有所涉猎。在我国古代有成就的文学家多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多种与文学相关的姐妹艺术。刘禹锡在天文、医药等自然学科方面有很深的爱好。他幼年时体弱多病,常被抱到医巫家针灸、灌药,病不见得好,但巫婆大肆敛财的嘴脸却深深地印刻在刘禹锡的脑海中。十六七岁他决定通过习医来改变自身体质,通过借阅医书,搜集整理最终编著了《传信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禹锡对身边的生活也有了些自己的认识。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把江南地区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令江南百姓的生活贫困不堪,再加之有从中横征暴敛的,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百姓也曾举行过武装起义。刚成年的刘禹锡目睹着唐政府的所为,虽不赞成,但希望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缓解矛盾。他希望通过仕途,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
刘禹锡连登三科,顺利的通过了礼部考试、博学鸿词科考试、吏部取士科考试。
公元800年,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中任掌书记,很受器重。后因王叔文改革失败,受牵连,多次遭到贬谪。细细地数了数刘禹锡一生有十几次的职位变迁,不可说政治上不波折动荡啊。一个知识分子想要通过仕途来缓和阶级矛盾,可长久的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这等社会痼疾又岂是一个区区知识分子可以剔除的。这一点我认为他是有时代局限性的。
在他被贬谪的生涯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任朗州司马时。政治上失意,诗歌创作上得意。他以屈原为自己的精神领袖,写下了《砥石赋》、《楚望赋》等文作,这与屈原的“九死未悔”的执着是何其相似!因宪宗下诏言八司马不在恩赦的范围内,以及敬重之至的王叔文被杀,给刘禹锡内心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他写下了一系列的讽刺性诗歌,如《聚蚊谣》《飞鸢操》《昏镜词》等。时代不允许发声,刘禹锡选择了托讽寓意,于嬉笑怒骂间表现自己顽强的战斗精神。刘禹锡在这一时期还写了一些抒情诗,我们知道《秋词》便是形成于斯。托物言志,将昂扬的乐观情绪,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展现出来。朗州十年,刘禹锡诗歌得以飞升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他向民歌学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劳动生活场景深深的吸引了他,高度的诗章修养同生机勃勃的民间生活一接触,异彩纷呈。
生活如浪,一波三折。朗州贬谪十余载,刚被召回长安,感慨之余写了首七绝以抒怀“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被有心之人作为话柄,说“语涉讽刺”。不久,刘禹锡被贬播州。播州古称夜郎,唐时荒凉,刘禹锡老母此时已经八十多岁,要与他跋涉如此远的路程,不得不说是个大问题。关键时候,朋友柳宗元提出愿意与刘禹锡对调,这份珍贵的战斗友谊令人铭记。后来经裴度从中斡旋,刘禹锡被贬到连州做刺史。
刘柳的友谊是早已开始的,他们是同年登科,后因改革失败同样遭贬,刘禹锡的朗州与柳宗元的永州,同是他们诗作大放异彩的转折地。这对捆绑式战斗友谊的两人,彼此更能体味诗作背后的况味。
公元819年,刘禹锡九十多岁的老母去世,同年十一月柳宗元离世的噩耗传来,刘禹锡精神上受到强烈的刺激几乎失控,他极力克制,为柳宗元料理了后事,并遵从柳宗元遗愿帮他抚养孩子和编纂遗稿。
丧期过后,柳宗元被任命夔州刺史,经受住长期的折磨和无情的打击后的刘禹锡倍感欣慰,他写下:“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时间在告诉世人,永贞革新志除权阉的事业是正确的。夔州任职期间,刘禹锡很少接见宾客。他把公余时间,大量用于诗文创作。这一时期的是个创作有《蜀先主庙》、《观八阵图》、《竹枝词》、《浪淘沙词》、《畲田行》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居然是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自然景观与农事劳动有机结合,文人诗与民歌结合,刘禹锡开辟了诗歌发展的一条新路。
刘禹锡后又调任和州,那首脍炙人口的《西塞山怀古》就是行经湖北大冶县附近所作。刘禹锡到任后,如实地想朝廷奏明了和州的旱灾灾情,设法救灾,安定民心。看着连年遭受水灾和旱灾的和州百姓,辗转沟壑,无家可归,刘禹锡想到自己必须勤于政事,以救灾为重,把个人的苦乐抛诸脑后,颁布政令,先着手抓粮食生产。看到此,刘禹锡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和认真办事的精神,让我想到了当下党中央提出的“真扶贫”“扶真贫”的方针政策,会逐步地被各地公务人员消化到骨子里。
公元826年,朝廷要刘禹锡卸任回洛阳。返程途中,游历了秣陵的南朝寺,在扬州遇见好友白居易,宴席之上,刘禹锡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可以说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刘禹锡的感情是复杂的,年华易逝,摈斥执政者,对旧友的悼念和感慰白居易的劝勉。遭受了长期的不幸,此时刘禹锡已经可以客观地认识到,即使自己是“沉舟”“病树”,客观世界也仍旧是美好的,社会照样前进。荣枯递代,自然规律,振奋精神才好。
回朝廷后,做了个闲职。因为为裴度发声,而受到牛党的打压。公元831年出任苏州刺史。中唐时期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天灾人祸所造成的农村破败景象,让精于吏治的刘禹锡认识到。必须减轻对人民的剥削。他深入民间,询访疾苦,了解灾情,向朝廷上报。在征得朝廷同意的情况下,开仓放粮,并且宣布免除徭役赋税。刘禹锡任职两年多恢复和发展了生产,可谓功不可没。
晚年刘禹锡多病,公元842年,病情加剧。自知不久于人世,抱病写下了《子刘子自传》。回首往事,他虽然为自己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政治才干而感到遗憾,但立身行事,问心无愧。此年秋天,刘禹锡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走完了。回头想想,我的问题似乎也找到了答案。读书为了安身立命,教书为了薪火相传,写文为了表明心迹。“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读人物传记,接受精神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