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前,“丁卫军”也只是媒体中出现的“语文学术先锋人物”这样耀目的字眼。虽也在网络中有所了解,可终是怀了一份好奇:这是怎样一个人呢?
“上课。”带了南方风味的普通话,一个瘦削的,微佝了背的小老头儿笑眯眯地出现了。“我来自通州的,哎,有副对联,大家知道吗,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那下联呢,谁来对对?”“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一女生答到。“好啊。”他笑得眼眯成了一条线。
妙啊,课前对联式的暖场,一下子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抵消了学生对老师的陌生感。我且看看,你是如何接下来入题的?
“大家知道丁老师来上课后,你们可曾想象过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他直截了当地问。学生们开始七言八语,大都为溢美之辞。“让大家失望咯,我是这么个干巴儿的老头儿。”丁老师手一摊头一歪。孩子们哄然。“刚刚大家对丁老师的描述就是人物描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抓住细节,写好人物》的作文训练呐,请大家先说说看你理解中的细节是什么?”
同学们略加思索便开始说了起来,丁老师边听边与同学们交流,引导着学生的思维,人物的细节不只是细微处,而是那些能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人物精神的东西,细节描写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好了,那就请你们拿起笔写写你们初见的我,我的学生喜欢称我为小丁老师,那咱们就以“初见小丁老师”为题进行微写作,8分钟,看谁写得快,写得多,写得好。”
课堂进行至此,我已经和学生们一起走入了课堂,于是提笔写下“有趣”。我们看老师的写作要求,写得快,也就是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时间;写得多,就是要力争在字数上多一些;而写得好,那就是要学着恰当地使用写作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这样直截了当的要求,让同学们在动笔前有了具体的抓手。而这也正是丁老师最先提出的作文写作主张“让写作教学看得见”。写作教学是一个真实的活动过程,而让写作能看得见,就得先要知道学生的起点在哪儿。接下来,在老师的一步步指导之下,学生会达到怎样的一个发展程度,这个过程,才是衡量老师作文指导价值的标准。
我提前了解过,进入教室就写作,这是丁老师作文课的特色之一。相对于那些大篇幅的灌输写作技巧而进行的作文训练课而言,我想,这才是最能掌握学生写作基础和发展的有效手段。
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完成了写作。于是老师开始和同学们进行展示交流,在这个环节中,丁老师把他的作文教学更加上得是妙趣横生。当有的同学写道“一双小眼睛,却炯然有神”,他便引导道:“你来看,写眼睛一定要突出人的目光,神采,以此来突出人物的特点,那想想,丁老师的眼睛炯炯有神、爸爸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都炯炯有神,会是一样的吗?”说着,他眉毛一挑,细眯的眼一弯。那同学恍然:他的两条小毛刷般的眉毛一挑,细长的眼一弯,闪现出希冀的光。丁老师听着笑着,“好啊,写得好。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写人一定要……”“抓住特征。””抓住人物个性化的特征。”“运用细节描写。”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喊了起来。丁老师笑得更欢快了。回首,在白板上写下“细节”。“他跨上一步,左腿后撤,微蹲,大笔一挥,龙飞凤舞地在黑板上刺出一行大气磅礴的方块字。”一个同学看着丁老师的板演,大声地喊了出来。“太棒了。”丁老师大喊一声,疾步到孩子面前,“我要感谢你哦,我不敢说指导你了,你太棒了。”
在雷动的掌声里,我不觉悚然:我何时这样“失态”地替学生叫过好呢?我何时这样真正俯下过身子,与孩子在同一水平线上交流过呢?只有真心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真性情。
课堂进行到这儿,掌声笑声不断,这既是送给这些写出了精彩文字的孩子们的,更是送给有趣儿的丁老师。他的挑眉,眯眼,弯腰,握拳,把整个课堂调动把控的既有细节实在的运用,又充满了灵动活脱的火花。每个学生的片段他都细细品评,哪怕是一个字,都要引领学生咀嚼玩味,师生互动共生,就是这些教学环节,有力地抓住了最富特征的细节描写,从而使学生笔下的同一个人物,凸显出不同视角下的精神气质。
听丁老师的课,在每个文字里,你都能体会到教学设计的微妙,正是实际的应用和无限宽广地拓展,使得每个听课者都不自主的融入了课堂。教无定法,文无定式,只要心中有丘壑,必然会展现精彩。只有有趣的灵魂,才能有有趣的安排,才会有有趣的收获,从而,更加有趣地去生活,并将这份趣味传达出去,影响更为深广。
细目观天下,万物皆有情。削肩担道义,生生感教化。这就是丁卫军,这就是他的有趣的语文。
其实,这个小老头并不老,可不,小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