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来临,这个小城开始热闹起来。
街上的人多了,河堤上停的车多了,老街上晚上从来不开门的小店也在夜色中亮起了灯光,走在路上耳旁时不时传来几句普通话或外地方言,就连公共厕所门口的人都多了。
他们背着包,挎着相机,举着自拍杆,仰望古老的城门,远眺古街的尽头,将青山绿水、饕餮美食收入“到此一游”的照片中。他们羡慕这个汉水河畔的小城,他们羡慕这个抬头就是蓝天、出门就是山水的好居所。
他们走走停停,欣赏美景,一朵花、一尊石像都能让他们惊喜,迫不及待地用手机或相机一一记录。而他们,也成了我眼中的风景。我看着他们对青山绿水向往,看着他们对古老城楼赞叹,看着他们对大戏台称赞,看着他们对舞龙舞狮叫好……我也跟着他们饱了眼福,因为这多半都是为旅游者准备的节目,我们作为主人着实是沾了客人的光。
他们的一举一动,让我发现原来这个小城是有这么多美好的,有这么多让人称赞和羡慕的。有时候,对他们夸张的举动和惊叹实在难以理解,因为我的内心独白是“不过如此”。到底,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局限,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韵味。看着他们,我突然看到一个在别处的自己,置身于别处,我也像他们一样大惊小怪,迫不及待地想把一切收入相机带走,对于外面那个世界也如他们一样惊奇而羡慕。果然,风景是在别处的。
在眼前的,都是不足挂齿的。在远方的,总是心心念念的。人,大概也是一样,只有别人家的才是好的。所以,从小我们的记忆中都有一种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小孩”,长大了我们的耳边总有一种声音叫做“人家说”。
小时候,大院里还有个与我同龄的女孩,从小我们就是相互比较的对象,最多的就是考试成绩。其实,我们特别希望每次考试都能够不相上下,都能够有不错的成绩,差距最好就能在五分之内,这样我们就都不用挨骂也都不用因此而被限制玩耍的自由,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也确实不相上下。有一次期末考试,应该是小学二年级还是三年级吧,她的语文成绩是90分,我的是95,她的数学成绩是98,我的是90。当时一拿到成绩单,我就对她说:“这下你妈妈应该能让你跟我一起玩了吧。”然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面临的“危机”,但我当时还抱着一丝侥幸,觉得我的语文成绩还有优势。我把成绩单拿回家先给老妈看,老妈自然问了小伙伴的成绩,然后说:“你看你这数学比人家少那么多,还不去拿给你爸看,看你怎么跟他交代!”我硬着头皮去给老爸看,他也问了我同样的问题,基本上说了跟老妈同样的话,其实我很想提醒他们我的语文成绩比她的高,可还是不敢反驳吧,毕竟他们说的也是事实,而这一点足以让我无地自容。
结果,整整一个寒假我都过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又被提起这茬,常常在这种与“别人家的小孩”的比较中感觉到自惭形秽。然而最戏剧性的桥段出现在第二学期初。按照惯例,老师要给我们讲解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试卷,那个时候才发现数学老师给她错判了一题,她的分数因此多加了十分,也就是说她原本的数学成绩只有88分,最重要的一点是比我的数学成绩还少2分。我当时的感觉真的像打翻了五味瓶,觉得自己被骗了一样。回家后,我郑重其事地跟老爸老妈讲了这件事,可他们什么也没说。
其实,最初小孩子可能是没有这种意识的,直到大人不断地在耳边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小孩”,别人家的小孩开始在我们世界中成了我们永远无法超越的对象,成了“神”一般的存在,你努力“干掉”了这一个“别人家的小孩”,永远有下一个“别人家的小孩”在等着你。然后,我们的自我认知开始偏差,开始自卑,开始羡慕别人。别人都是好的,别处都是美的,就这么不知不觉成了我们的惯性思维。
风景在别处,这话到底有多少真实的存在,也许等你走出去看看你就会知道,也许等你开始想念那个土生土长的地方时你就会知道。至于好孩子是不是永远在别人家,这个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