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的第18天,
刘润老师在得到专栏里提到一个概念:时间颗粒度。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
比如我们的首富王建林,有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他一天的行程表。
根据行程表,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很细,大约是15分钟。和海南省领导会见?恩,蛮重要,给你15分钟。
另一个把时间切成颗粒的人,是全球首富比尔·盖茨。英国电子邮报资深记者Mary Riddell说,盖茨的行程表和美国总统类似,5分钟是基本时间颗粒度,而一些短会,乃至与人握手,则按秒数安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王健林是15分钟,盖茨是5分钟,大部分人是1小时,半天,甚至一天。
恪守时间,是职业化的最基本要求。
我们身边有多少能做到准时开会、准时赴约的?
以前公司经常有供应商来找老板谈事情,约好10点到公司,那个人准时来公司了,老板自己还在路上......
去年给客户装修一个办公室,客户很信风水,找了风水先生确定搬家日期,所有的家具设备必须在这之前送到。
家具供货商一再推迟发货日期,最后整整晚了一个星期交货,从此客户对公司信任度大打折扣。
这是我身边真实的事情,可见不遵守时间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通病。
恪守时间,成为我们职场人的最基本要求。
刘润老师也在文章中给出了三点建议:
1.理解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每个人的时间颗粒度不同,学会尊重首先要学会理解他人。
2.提高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如何判断,比如看你约会时间的以小时还是半天来计算。
你的时间颗粒度,会随着你越来越成功,时间越来越值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细。
3.善用日历管理“时间颗粒度”。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记录,比如《奇特的一生》作者柳比歇夫的笔记记录法。
经过长时间的记录总结,他在做每件事都能准确预估时间,也就是说,他能感觉到时间的流动。
那么,我可以从中得出什么方法来指导日常的行动呢?
首先肯定要做到的第一条是答应别人的时间点要信守承若,不迟到就是尊重别人。
其次是尽量提高自己的时间颗粒度,比如给会议、分享设定时间。
日常中无效的闲聊、刷抖音的时间颗粒度降低。
每天上班前采用清单的方式排出工作计划和安排。
欢迎与我交流,微信:Tony1822112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