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15 四十五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八佾篇的第五章。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一章虽然只有一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我觉得这应该是论语里最难理解的一章。或者说,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到底哪一种更正确。
我们首先来看“夷狄”,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所谓文化比较先进,对边疆地区一些文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一种称呼。
一般来说,东方的少数民族被称为夷,西方的被称为戎,南方的被称为蛮,北方的称为狄。在这里,用夷狄来指代那些边境地区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一些诸侯国,像楚国。
“诸夏”呢,就是指华夏,或者叫华,或者叫夏,也可以称中国、上国等等,就是指当时遵守周礼文化那些相对比较先进、比较发达的诸侯国。
华夏诸国呢,之所以说它经济文化比较先进,比较发达,是由于过去他们都是由周天子所分封的,都奉行周礼。但是在西周灭亡以后,进入了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不仅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只是名义上的天子;很多诸侯,也慢慢的成为名义上的国君,国家的实际的权力逐步落到了一些卿大夫手中。
那这些蛮夷戎狄和诸夏相比较来说,指的是一些比较野蛮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或者仅仅就是一些氏族部落。他们在春秋后期孔子所处的时代呢,都已经大量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文明,并且开始逐步的融入华夏。所以,中原地区的一些国家,也慢慢的不再把他们当做夷狄了。
像我们熟悉的吴国、越国,经济相对已经比较发达了,而且出现过一些贤明的君主。像我们熟悉的越王勾践啊、吴王夫差这些,都应该说是过去的蛮夷之地,或者是蛮夷之国出现的比较英明的君主。
并且,他们也积极的参加了春秋后期的争霸战争,有时候还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成为了所谓的霸主。那孔子面对这种情况呢,就说出来自己的观点,我们来看一下文本。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个“亡”,是个通假字,通无,是没有的意思。
那理解这段话的关键呢?是“不如”两个字。最通常的解释,说“不如”,就是比不上,赶不上。
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那些文化落后的夷狄之国,虽然有个君主,但是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资料,都是这样翻译的,但是我觉得似乎有点问题。如果孔子真的这么想,认为中原地区如此优越,文化如此发达,他应该是高兴的,他应该是欣慰的。实际上我们知道当时孔子对于中原地区礼崩乐坏的状态并不满意,而四处奔走,希望有国君能够任用他来大展宏图,来改变礼崩乐坏的状态。
那我就想是不是有这样的一种解释,这个“不如”,他不是比不上的意思,而是不像中原地区那样的意思。不是比不上,而是不像,那这样一来,它的含义呢,就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那这样一来,它的意思就这样来理解,就是孔子说,连那些过去的野蛮之地都已经有了圣明的君主,不像华夏各国那样没有君主。这个没有君主,我觉得应该是孔子在发牢骚,就是中原诸国过去是礼仪之邦,现在呢,有些诸侯已经大权旁落,像周天子一样不掌握实权,而一些卿大夫本来不该掌权的,却掌握了实权。
尤其是以鲁国为甚,我们知道鲁国,是孔子的故国,或者是祖国,长期是三桓把持政权。他们经常干一些僭越的事儿。所以他普遍认为诸侯各国不像过去那样遵循西周的礼法制度,所以发出了这样的一个质问。
也许算不上质问吧,就是理解成一种牢骚。中原诸国就像没有君主一样,或者说这些君主呢,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也就是说这些君主来路不正,来历不明,是抢的别人的。
当然这只是一些个人观点,也不一定正确,大家选择其中一个,或者是找出来更新的解释都可以。今天的内容就到此结束了。
张居正直解
夷狄,是化外之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总叫作夷狄。诸夏,是中国。诸,是众。夏,是大,以其人民众而地方大,故称诸夏。亡字,与有无的无字同。当孔子时,季氏以大夫僭用八佾。三家以大夫僭歌《雍》诗。上下陵夷,不知有君臣之分。故孔子一日叹息说道:“中国所以尊于夷狄者,以其名分定而上下不乱也。今夷狄之国,在上的统领其下,在下的顺从其上,尚且有个君长,倒不似我中夏之国,君弱臣强,以诸侯胁天子者有之,以陪臣专国政者有之,恣为僭窃,反无上下之分也。”夫以中国同于夷狄,犹且不可,况反不如乎,可慨也已。孔子此言,岂真轻中国而称夷狄哉!盖甚为之词,以见上下之分,不可一日不明于天下也。
李零讲解
解释对文本有再创造,这一章是很好的例子。
历史上,讲华夷之辨,大家经常引这段话,使它大出其名。但这段话该怎么讲,历来有争论。
前人的解释,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一)诸夏不如夷狄。
它是说,你看,就连人家夷狄都有君,不像咱们诸夏反而无君(目无君长),这也太不像话了吧。推其意,主要是嫌诸夏不争气。
(二)夷狄不如诸夏。
它又分两种:
1.就算夷狄有君,也比不上诸夏无君,因为他们太野蛮,不懂什么叫礼仪,有君无礼,还不如有礼无君。这是看不起。
2.如果夷狄有君,竟敢对诸夏发号施令,那还不如咱们无君,这是赌气。
这三种解释,我看,第二类的第一种可能最符合原文。但历史上,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需要,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解释。
钱穆说,晋室南渡,北方五胡乱华,汉族门第鼎盛,蔑视王室,多主前说;宋承晚唐五代藩镇割据的乱局,非倡尊王不能自保,而夷患亦可虞,多主后说。
我们看史书,古人对这句话,经常是各取所需,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比如《魏书·司马叡传》引之,就是拿它批评中国的君弱臣强,但它的《宕昌羌传》引之,又骂“宕昌王虽为边方之主,乃不如中国一吏”。这些解释,不管说谁不如谁,都是诸夏本位,对外国或外族看不起,即使大骂中国,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相反的立场有没有?也有。这就是非汉族的读者。
如宋人笔记里说,金人南下,打到曲阜,他们在孔庙里,指着孔子像骂,原来你就是那个骂我们是“夷狄之有君”的家伙呀。〔注〕还有满洲人,他们的立场和汉族也不一样。比如雍正皇帝说,明之天下是亡于流寇之手,乃中国人自取灭亡,怪不得谁。满人以外国之君入承大统,中国人何必还讲华夷之分。春秋时虽百里之国,当大夫的都不能随便辱骂国君,更何况我朝奉天承运,造此大一统太平盛世。他说,“圣人之在诸夏,犹谓夷狄之有君”,你们怎么可以有这种无父无君之论呢。人家韩愈都说了,“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因为身份相似,他们特别认同于元,说“有元之混一区宇,有国百年,幅员极广”,但中国人却很不公平,后世称述者寥寥(《大义觉迷录》)。
宋元明清,中国挨打,教训很深刻,有些汉族知识分子,也开始对华夏优越论持批判态度。如明谢肇淛就说,“夷狄之不及中国者,惟礼乐文物稍朴陋耳。至于赋役之简,刑法之宽,虚文之省,礼意之真,俗淳而不诈,官要而不繁,民质而不偷,事少而易辨,仕宦者无朋党烦嚣之风,无讦害挤陷之巧,农商者无追呼科派之扰,无征榷诈骗之困。盖当中国之盛时,其繁文多而实意少,已自不及其安静,而况衰乱战争之日,暴君虐政之朝乎?故老聃之入流沙,管宁之居辽东,皆其时势使然。夫子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者,其浮海居夷,非浪言也”(《五杂组》卷四)。
华夷之辨,太敏感,连古书版本都受影响。如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这段话下,皇疏原文本来是:“此章重中国,贱蛮夷也。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夷狄虽有君主,而不及中国无君也。故孙绰云:诸夏有时无君,道不都丧,夷狄强者为师,理同禽兽也。释惠琳曰:有君无礼,不如有礼无君也。刺时季氏有君无礼也。”《四库全书》本把这段话改成另一个样子:“此章为下(潜)〔僭〕上者发也。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中国所以尊于夷狄者,以其名分定而上下不乱也。周室既衰,诸侯放恣,礼乐征伐之权不复出自天子,反不如夷狄之国尚有尊长统属,不至如我中国之无君也。”《四库》本为什么要把皇疏改成这个样子,原因很简单,原本有“重中国,贱夷狄”“理同禽兽”等语,都是触犯当时忌讳,清初禁书之令甚严,不能不加改窜。程树德没有看到原本,不知道里面还有这等怪事。
这一章的“夷狄之有君”指谁,学者也有猜测,有人认为,可能是与孔子同时的楚庄王或吴王夫差。比如杨树达就有此说。他说,“《春秋》之义,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而为夷狄,则夷狄之”(杨氏是据《公羊传》,上引《大义觉迷录》也提到,谓出韩愈),“盖孔子于夷夏之界,不以血统种族及地理与其他条件为准,而以行为为准,其生在二千数百年以前,恍若豫知数千年后有希特勒、东条英机等败类将持其民族优越论以祸天下而豫为之防者,此等见解何等卓越!此等智慧何等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反对大民族主义’之语,乃真能体现孔子此种伟大之精神者也。而释《论语》者,乃或谓夷狄虽有君,不如诸夏之亡君,以褊狭之见,读孔子之书,谬矣”。杨氏爱孔子而美化之,以至于此,又是一种标本。
孔子有华夏优越感,何足怪哉!(夷狄有君,不如诸夏无君)
〔注〕宋庄季裕(名绰,以字行)《鸡肋编》卷中:“自古兵乱,郡邑被焚毁者有之。虽盗贼残暴,必赖室庐以处,故须有存者。靖康之后,金虏侵陵中国,露居异俗,凡所经过,尽皆焚燹。如曲阜先圣旧宅,自鲁共王之后,但有增葺,莽、卓、巢、温之徒,犹假崇儒,未尝敢犯。至金寇,遂为烟尘,指其像而诟曰:‘尔是言夷狄之有君者!’中原之祸,自书契以来,未之有也!”案:文收入《四库全书》时被窜改,“至金寇,遂为烟尘,指其像而诟曰:‘尔是言夷狄之有君者!’”一段被删掉。参看鲁迅《谈“激烈”》,收入《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360—364页。又宋文惟简《虏庭事实》有类似的故事,文曰:“释奠。距燕山东北千里,曰中京大定府,本奚霫旧地。其府中亦有宣圣庙,春秋二仲月,行释奠之礼。契丹固哥相公者,因此日就庙中张宴。有胡妇数人,丽服靓装,登于殿上,徘徊瞻顾。中有一人,曰:‘此胡者,是何神道?’答曰:‘者便骂我夷狄之有君者。’众皆发笑而去矣。”
孙中兴详解
这章是对比夷狄和诸夏在有君与否的差别。原文语意模糊,可以作完全相反的解释。
孔子说:“中原以外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夷狄邦国就算是有国君领导,也无法和文化程度高的中原国家没有邦国领导来相比。”
或
孔子说:“中原以外文化程度较低的夷狄国家如果有国君出来领导,礼乐备至,就会胜过自以为文化程度较高却没有国君领导的中原邦国。”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虽然没有谈到“礼”,但是其实是暗含在其中。古注几乎都从“礼义”的角度来解释。这是从上下文的脉络来解经。
光从字面文句来看,孔子将“夷狄”和“诸夏”来对比,前者有君不如后者没有。
何晏、皇侃、邢昺三人的批注都异口同声说“诸夏,中国也”,其中皇侃补充说:“夏,大也”。《说文》:“夏,中国之人也。”三人也都很有默契没解释“夷狄”。“亡,无也”,也是异口同声。但是整句的解释分完全相反的两派,后来各家解释也是择善而从。
皇侃认为这里是夸奖“夷狄反而比中国有礼”:“言中国所以尊于夷狄者,以其名分定而上下不乱也。周氏既衰,诸侯放恣,礼乐征伐之权不复出自天子,反不如夷狄之国尚有尊长统属,不至如我中国之无君也。”朱子引程子的说法,基本上也是采这种解释。
邢昺则是“诸夏至上论”,就算没君,也还比夷狄有君要强:“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
孟子特别重视这种“夏尊夷卑”的民族大义:“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上》)他也举例说舜是东夷人,周文王是西夷人,可是这样的“夷人”,最后也能成为“东圣和西圣”(《孟子·离娄下》),可见所谓的“夷人”可以因为对于文明的贡献而成圣。孟子基本上认为政治应该从“京师”开始,然后再先后推广到“诸夏”和“夷狄”(《说苑·指武》)。这种由内而外的说法,也在《春秋繁露·王道》《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等处可以见到。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竹林》就以原来是诸夏的晋因弃守礼义变为夷狄,而原为夷狄的楚因笃守礼义而变为君子之国。王充在《论衡·别通》也说过:“诸夏之人所以贵于夷狄者,以其通仁义之文,知古今之学也。”所以“礼义制度”(也就是文化)的有无才是区分“夷夏”的关键。
《春秋》也对这种别内外的夏、夷大义特别重视。除了表示“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三个先后层次之外,也强调这种区分不是地理上或政权上,而是“通仁义之文,知古今之学”这种文化上的区分,不是谁的终身专利:谁有文化(礼乐),谁就是“诸夏”;谁没文化(礼乐),谁就是“夷狄”。
有同门记得毓老师上到这一段时问同学:“你们看过夷狄吗?我就是夷狄。”老师这么说,因为他是满人,不是汉人。现在想想这还真不是一句笑话而已。如果我们今天这些汉人还得跟满人学中华经典,那么“斯文”何在?这样一来,谁又是“夷狄”?谁又是“诸夏”?这笑话恐怕不是毓老师的自嘲,而是对我们这些执迷于民族观念的学生的当头棒喝!
孔子曾经当子路之面说过想到“九夷”去,子路提醒老师“那地方物质条件简陋”,孔子却很有信心地说:“有君子去,物质条件差一点又怎样?”言外之意是“文化条件会变好”(《子罕篇》9.14)。王充认为子路怀疑的正是“连华夏都做不到这些简单的事情”,更何况到“夷狄”去做同样的事情会有多难啊(《论衡·问孔》)!可是孔子相信的是“人能弘道”,夷狄之国接受了诸夏文化,就脱离夷狄而变成诸夏。《易经·贲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是最早“文化全球化”的概念。“文化全球化”的现象,有的主张“你跟我学就对了”,有的主张“相互学习,一起进步”,这也是我在爱情社会学给学生的八字箴言:“平等对待,共同奋斗。”道理相通。
毓老师希望让夏学遍地开花,形成“华夏天下”,这也是吻合“文化全球化”的理念。他曾经有个“华夏学菀(注意,不是‘苑’)”的理想和匾额,大概是他主张“夏学”的先行想法。这和大家熟知的“国学”或“儒学”不在同一个层次。简单说,夏学回到人类(不只是中国人而已)最原初的理想,修己安人、尚公(天下为公、公平、公正、公开)、兼容并包(不排除异己)、文化双融(荣)或多融(荣)、生生不息。
我觉得回到“夏学”这个话题,应该提到一个故事。毓老师曾经多次在不同场合问过:“什么是学生?”我也被问过好几次,都不知道答案。老师只提示:“学生”就是“学”这个“生”。所以要进一步问:什么是“生”?然后就没再讲下去了(也许只是我没听到)。对于这个“毓门大哉问”,许多同门也都先后在著作或演讲中有过自己的看法。
我自己多年来的体悟有很多层次:
一是“生态”,要学到我们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因此,我觉得《大学》讲的“格物”并不是去“研究物”,而是了解我们和万物一体。善待万物,人类和万物才能共生并且永续发展。
二是“生命”,要了解我们身为“众生”也有别于“众生”是因为我们有个此世的使命,不能浑浑噩噩度过每一天,辜负这趟“生命之旅”。所以大家要日新又新,行健不息。如此活出生命的意义,让“做生意”有了除经济层次以外更深层的心灵的内涵。大家在“生意兴隆”之外,也都还能体会到“生意盎然”。
三是“生活”,要懂得谨慎小心度过每一天。对食、衣、住、行、人际关系等一切日常生活事务要学会面对处理,好问好察,像舜和孔子一样,学道不倦。特别是学会男女相处之道,进而学会夫妇和亲子,以及其他人际关系之道。
四是“生涯”,要以“志业”择业,而不只是为了“讨生活”或“混饭吃”或“稳定”而找职业。可惜现在大学里都专注在这一种“生”,让学“生”的眼界和格局变小。大家都变成“小器之人”。
五是“生生不息”,生态有保护,生命有目标,生活有方向,生涯有发展,承传不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为了提醒自己是奉元门生和这个生字的多层意义,曾经以下面八个字自勉,现在写在这里,也和大家共勉:
奉元一生
一生奉元
每逢孔子诞辰,我都特别感念毓老师以及生命中其他老师的教诲之恩。“兴虽不敏,请事斯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