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悟性高的人,很难赚到大钱?
为什么有些悟性高的人,很难赚到大钱?
其实不是他们赚不到钱,而是不想去赚。
孔子要想发财还不容易吗?
3000多个弟子里有成就的有72人,如果他像现代这些大师一样搞个弟子班,一人收100万,一下就发财了。
但是孔子并没有这样做,他开办的学费非常便宜,有时一小块肉就够了。
释迦摩尼就更不用说了,人家生下来就是王子,荣华富贵应有尽有,别说去赚钱了,他还主动舍弃财富和地位。
因为他们的志向不在于赚钱,而在于传道。
他们发现绝大多数人过得太苦,就想去帮助他们,教化他们,这就是圣人。
不是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为了赚钱的,现代人都以赚钱多少去评判一个人,这只是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局限,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人类有史以来,凡是被历史记住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是因为有钱,都是因为有思想,因为他们帮众生解惑,所有被传颂。
他们不屑于赚钱,是因为他们的悟性太高,使命感太强,他们已经能从传道授业解惑中获取满足,这已经是巨大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已经让他很过瘾了。
也可以这样说,普通人所谓的缺“钱”,其实是内心残缺的一种表现,比如迫切需要被认可,欲望的窟窿无法填满,内心的自卑,需要证明自己等等。
所有平常人每天都为了赚钱而奔波,
而圣人往往是内心圆满的人,因为圆满所以没有所求。
圣人不是清高,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道,就是钱,所以再也不需要“钱”了。
所有:圣人是不缺钱的,钱会主动找到他们,他们反而还不想要。
圣人像钱一样地被众生需要,被众生供奉。
圣人只需要值钱就行,而不需要赚钱。
因此,圣人往往过的都是很清贫的日子,可以安贫乐道。
这样的人很多,老子/耶稣/苏格拉底/等等,他们将永远活在世人的心中。
我们再来看一张图:
仔细看这张图,是不是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我们的教科书里经常有他们的头像。
其实这张图,就是囊括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的一张图。
这些人包括政治家,作家,艺术家,音乐家等等,
在家再仔细看看,会发现这里的人物就是各国钱币上的头像,看看是不是?
原来,人类为了纪念这些伟大的灵魂,就把他们的头像刻在了“钱”上,然后顶礼膜拜。
不过很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人物里面竟然没有一个是富豪。
原来一个人无论多么有钱,都不能把自己的头像刻到“钱币”上,这是多么的无奈啊。
翻开人类历史,就会发现一个现象:从来没有哪一个富豪因为有钱而被历史铭记,被世人传颂。
那些能够被传颂的,都是像灯塔一样的伟大灵魂,他们就像漫长黑夜的一道光,给人们带来的希望。
其实,人的一生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存在过,证明自己存在有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拥有过多少奢华的东西。
在这层境界里,“物质”是最核心的指标。
为什么很多男人家里豪车遍地?为什么很多女人柜子里塞满了奢侈品?
为什么有钱人喜欢去各地购买豪宅?
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分量。
毕竟金钱是世界上最直接的价值尺度。
有钱可以让人刮目相看,让人敬畏三分,让现实变的温柔。
第二个境界:爱过多少人,并被多少人爱过。
在这层境界里,“人”替换了“物质”,成为了核心。
爱过多少人,证明你心中有多少爱;被多少人爱过,证明你有多可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女人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爱的原因。
她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爱,她们需要被爱才能找到存在的感觉。
第三个境界:点亮过多少人,并被多少人点亮过。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希望。
点亮别人,就相当于给人带来了“希望之光”。
一个人存在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点亮和照耀别人的人生。这是一个人最大价值体现。
你点亮的人越多,证明你的能量越大,级别越高。
点亮你的人越多,你就会变的越耀眼,直至成为世界的一座灯塔。
我见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到了60岁左右的时候,对名利物质都已经不再执着。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想写一本书,总结自己的人生。
因为他们想把自己走过的弯路,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都写出来,从而让家人和世人不再走这些弯路,这就是用自己的经验点亮别人,这叫法布施。
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家到了一定阶段就开始做慈善,尽量的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点亮别人的一种方式,这也叫财布施。
以上三个境界,也是人一生都在寻找的三样东西:
1:钱。
2:爱。
3:希望。
如果你还没有钱,就不断的提升自己,刻苦成长,拥有赚钱的能力。
如果你有了很多钱,就去拥有更多“爱”吧,寻找更多懂你的人,去爱更多像你一样可爱的人。
如果你有了钱又有了爱,就去点亮别人的人生吧,照耀更多人生的道路,世界和历史都会记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