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四月份开春的时节,那些有后院的华人住家,或者那些在郊区买了大房子的人家,很多人就开始忙着为今年要种植的蔬菜或者瓜果育苗了,对于住在加拿大的华人来说,加拿大那么地广人稀的国家,有土地空在自家门前,不种点什么东西实在是觉得太浪费了,种菜种果,既实惠,还可以打发时间,又能有所收获,收成好的时候会有满满的成就感,这里成了很多华人实现田园梦想的地方。
但很多事情想起来很美好,做起来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对于这些爱种菜种花的人来说,最恼人的就是那些经常,甚至是每天跑来骚扰的不速之客,其中最多的是松鼠,它们是非常忙碌而又勤劳的小动物,最爱一大早就跑到你家的地里头,埋头苦干一番,把你刚刚种下去的种子全给翻出来,其实很多种子它们是不吃的,但它们就是喜欢在地里头东刨西扒,不给你每个角角落落都翻个遍,绝不罢休。
在加拿大还有一种很长见的动物就是浣熊,俗称“小熊猫”,它们最喜欢做的就是当夜幕降临之时,跑到住家的院子里,在装有机物的垃圾桶里翻找食物,大快朵颐,经常一大早起来你会发现街道上好几个垃圾桶被翻倒在地,里面的垃圾撒得满地都是。
这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最恐怖的是到了冬天,有时候浣熊会为了避寒,跑到人家房子的屋顶上,在上面钻个洞,在房顶的夹层中做个窝,一家大小全都住在里面,或者在底层和地基的空隙中间安家,成了房东亲密无间的房客。
为了赶走浣熊,还不能对它们动粗,只能请专业人士过来运用专门的手法和工具把它们请出去,当然得出一大笔钱请人,还要花钱修房子,真是劳命伤财。
浣熊虽长相憨厚可爱,但它毕竟是野生动物,身上带有各种传染性的病毒,万一被它抓一下,病毒传染给人,那是会有生命危险的,还是早点破财免灾,赶紧找人把它们请走。
有些住在郊区的住户除了种菜养花,还喜欢自己养鸡,那可就等于给野地里的土狼,狐狸,和浣熊都发出了邀请,这些肉食性的动物们在人们入睡以后不邀自来,成为那些鸡群们的噩梦。
其实早在人类大规模地迁移到加拿大这片辽阔的土地之前,这里就生活着很多适应了寒冷气候的动物们,其中有一种在水边生活的小动物叫河狸,它们在加拿大众多的江河湖海边旁水而居,过着幸福快乐,自由自在的生活,当时数量极多,它们的皮毛柔软光滑又保暖,然而就是这一身好皮毛却给它们惹来了近乎灭绝的杀生之祸。
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贵族阶层以拥有河狸的皮毛制成的衣服,围脖为时尚和高贵的象征,加拿大众多的河狸成了欧洲人最爱捕猎的动物,当时在加拿大做的最早和最多的生意之一就是河狸皮毛的交易,这些交易的活跃直接导致了河狸数量的巨减,以至于濒临灭绝。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意识到了动物和人类息息相关的生存关系,几十年前加拿大就制定了严格的动物保护法,无论大小,野生动物包括各种鸟类几乎都得到了法律的保护,除非野生动物危害到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否则一律不能捕杀,犯法者不仅会被罚款,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对于那些喜爱种植的和养鸡户来说,既然不可以随便打打杀杀,又要保住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只有想出各种办法来应对这些泛滥成灾的小动物们了。
我父母家后院最大的天敌就是那些松鼠们,为此必须首先在育苗的时候就要装上各种各样的保护罩,或者如果家里养条狗是最好的选择了。 为了防止作物的根茎和果实被松鼠锋利的牙齿伤害,有人出主意在作物上喷些辣椒水,或者买一些橡皮的小蛇放在地里吓唬它们,或者有些地大的人家就得考虑装上铁丝网什么的了。
办法是五花八门我也听说了不少,不过真要想让作物完全避免它们的伤害几乎是不可能的,反正大多数人也不是靠这些作物过活,给这些小动物吃掉一些也算是正常的损耗。 除非你养的鸡正好让你逮见被野生动物吃了,你才可以在有猎枪执照的前提下射杀它们。
对于养鸡的人家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搭个标准的二层楼的鸡舍,(很多卖场里有卖的,自己回去组装)每天晚上鸡飞上二楼的鸡舍中过夜,而那些四只脚的动物们就只能在鸡舍底下望鸡兴叹了。
对于像我父母这样大半辈子在中国的大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来到加拿大在自家的后院里种点蔬菜本来是出于打发时间和增添生活乐趣,一切都得从头学起,为此他们还特意加入了一个种菜养花的微信群,群里高手云集,经常向我父母这些种植菜鸟们传授各种劳作和养殖经验以及对付各种小动物的方法。 大家群策群力其乐融融,也让这些有着田园梦想的中老年人增长了不少知识。
记得几年前有个朋友告诉我他们一家在森林小屋度假的时候远远地看到了一只黑熊,那只黑熊还带着它的两个幼仔一摇一摆地走在他们前面,幸好当时没有被黑熊发现。 事后她惊魂未定地给动物协会打电话,询问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动物协会的人首先恭喜她看见了黑熊,因为这是不常见的情况,说明这一片林子的生态环境很好,不过我的朋友倒是觉得应该恭喜自己没有被熊吃掉,万一他们一家成了黑熊的口粮,那应该恭喜的是黑熊而不是他们。
动物协会的人又安慰她说,野生动物一般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它们觉得受到了人的威胁才会反击。 那万一遇到黑熊攻击,该怎么办? 我的朋友还是很急切地想知道在最坏的情况下到底有没有办法熊口逃生。 动物协会的人建议她去买个防熊喷雾,万一有熊要攻击他们,可以对准熊脸猛烈喷雾,趁着熊打喷嚏看不清的时候夺路而逃。
我朋友无奈地说,这大概是他们能告诉她的最好的办法了,商店里确实有卖这种喷剂的,不过到时候要让她一个小女子对准两米多高的黑熊喷雾,还没等她掏出喷雾,那么近距离地看到黑熊那个大脸,她大概已经吓得昏死过去了。
其实加拿大现今这些小动物的大量繁殖既和动物保护法有关,更多是因为它们的天敌数量大量递减,比如老鹰,秃鹫,野狼等等,因为人类的不断扩张和对环境的改变,这些猎食动物的生存空间和地盘不断缩小,它们的数量也逐年减少。
自然界的生物链自有它存在的道理,无端地去破环任何一环生物链条,最终都会导致整个生物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恶化。 但愿人类能清醒地意识到仅仅靠动物保护法其实早就远远不足以保护大自然了,只有人类停止对自然界无度的开发和索取,让动物们都有自己生息繁衍的地方,才能保护好整个生物圈,才是真正解决整个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