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麦收之后,全村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田间地头,村口塘边,不是婆姨们嘻嘻哈哈的笑声,就是抽着旱烟、扛着犁头的男人啧啧的竖起大姆指的特写镜头。大家一见面就加油添醋的转述村里一位老先生的话:“听说了吗?我们榆木村扬名了啊!今年竟然出了两个大学生,我就说嘛,咱榆木村依傍水,风水好啊!当年红四方面在秦岭南麓召开誓师大会,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用枪杆子打出了这片天地,咱榆木村蕴含了祖先的嘱咐,先哲的吉言,现在得到福报了啊!”
是的,村人口中的福报并非谣言,榆木村真的扬名了,秦小宇、李冰两位榆木村的后辈
以优异的成绩分别夺取了本县高考的第一名和第十名。学校为了激励更多的莘莘学子努力学习,联合区里搞了一次表彰大会,会址就选在榆木村的小学操场上。
事先得到通知的老支书李先成立刻召集村里的先进党员、共青团员在村东头开会,他说:“别人说榆木村的祖先显灵了,咱们的好日子更加甜蜜了,你看,今年一伙气就考上了两名大学生,还上了县里的头榜,我活了大半辈子,也没有遇到这样的喜事啊!我们不能等待别人来教我们怎样做,我们要拿出当家人的气势来,后生的成绩摆在那儿了,那是铁的事实,那么,我们要做什么呢?就是替孩子们凑学费,千万不要因为钱的问题委屈了他们的家人!”
老支书说完猛抽了一口烟,一阵激烈的咳嗽像一声惊雷,低头大气未出的人群猛然抬起头,惊讶的看着他。李先成在鞋帮子上敲了敲烟枪,说:“怎么?全都哑巴啦?没听懂我的话?我家二闺女刚好寄给我一百元,我全出了。”
“我出二十元!”村会记李明大声说。
“我出四十元!”“我家卖了油菜籽能凑五十元!”……
大家在老支书的注视中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话了。
就这样,两天的功夫老支书为两个大学生集资了六百元现金,分别装在两个大信封了,封面上粘贴一溜大红纸,写上了:秦小宇,学费三百元,榆木村村委。李冰,学费三百元,榆木村村委。
开会那天,周边的红林村、石子河村等村民也都像赶集一样早早的站满了操场后的山坡。在锣鼓喧天,秧歌蜿蜒中,秦柱子拉着小宇,李冰拉着父亲在人们的簇拥中来到了会议的主席台上。李林陪着母亲弟妹、小玉牵着母亲坐在了最前排的位置上。李林向小玉频频投来火辣的目光,小玉低着头,拽着母亲的手汗淋淋的。母亲似乎有些觉察,将身子向右侧了侧,遮住了那束快要点燃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