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18年最后一个礼拜生病了,全身软遢遢的无力感。在床上休息了三天,先生端茶送饭的照顾。
如果你要问什么样的心动,才能让自己奔赴一场婚姻?我想就是那一份份小小的感动堆积吧?
例假时有人给你洗衣做饭,生病时有人给你嘘寒问暖,出门时有人悄悄往你背包里放进一些人民币……所有的都缘于那个【爱】字吧?
最好的婚姻,不是那人家财万贯,而是余生里有人嘘寒问暖。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小欢小喜过一生。
重走老路
19年元旦后的第一天,先生出门时说:“你现在身体刚好,不要总是一个人往那些野林子去。”
他的话我是能意会的,莫名的生病莫名的好,他是担心那野外的“孤寒”袭人。
那一刻我也犹豫了,去还是不去?
去。那么肯定的答复自己。
因为我想念那些树,还有那一望无垠的枯草地带给我的“空”。我喜欢站在它们之中,一个人若大的存在感。
想去看看那些树,在一场风雪后,重走那条老路。我没有戴手套、围脖,将手与脸颊裸露与寒光凛凛的严冬里,像那些树一样裸露在寒冷中。
冬天里的树可真枯呀,一片叶子也不留。如诗人韩愈曾经写过的《枯树》:“老树无枝叶,风霜不复侵。腹穿人可过,皮剥蚁还寻。”
我喜欢这份枯带给我的凛冽感,它们骨骼坚韧枝杆光秃秃的镶嵌在蓝天里,如男人手臂上凸出青筋,性感至极。
风轻吻着我的脸颊时,刺痛。我喜欢这种寒凉带来的刺痛感,那是对冬的不辜负。
存在感
前几日在小禅老师读书群里,大家都在期盼她能到自己的城市里做讲座,都在期盼能与她有个时光之约。粉丝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对于这样的热闹,我是害怕的。
记得曾经和Y她们说过,如果张嘉佳来皖推新书,我也是不会去的。尽管我热爱他的文采到了骨子里,可是我不会去。
因为喜欢吧,所以我不想将自己淹没在人群里,那样我觉得自己卑微。
《且以永日》里庆山写到“喜欢比爱困难,爱很容易发生,只是一种撒娇,喜欢里面有敬畏”。我认为所谓“敬畏”其实就是用“心”对待。“用心”了,才会患得患失,才会将自己的自尊心看的很重。
无论崇拜谁喜欢谁,如果我不在你眼里,那我就将你放心里吧,毕竟喜欢什么是随自己心意的事,可以一厢情愿。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张嘉佳说:“看到小清新不要说矫情,看到二逼段子不要说脑残,看到文艺范不要说装X,看到诗歌不要说无病呻吟。看到意识流不要说傻X。每个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如果你不喜欢,只能说明不是为你准备的。”
看到这段话时,像是看见了自己现在的状态,每周写一些无关痛痒的文字,自己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文字现在几乎成为了我的一种精神信仰。“信仰”只要沾上真的会上瘾,会吞噬自己。像是潜入水里的一种沉浮感,明明知道有危险,可意识里依赖留恋这种感觉。
朋友圈更文时会屏蔽一些人,也等待被别人拉黑,因为不在一个频率上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你的所作所为。就如同不抽烟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尼古丁的香味。毕竟文字这东西沾谁身上,都逃不脱被指矫情的人在,除非你写的真的很好。
人生就是这样子,每个人最终都会变成一些人喜欢的样子,和一些人讨厌的模样。
可我还是想写很多文字,因为喜欢。即使被嫌弃,也还是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因为那里有明亮,有纯粹,有另一个真实的自己。
我想用大把的光阴与之厮磨,你我可以在文字里遇见,一起潜行互不打扰。也可以因为文字而散,因为每个人都应该自求喜乐,安度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