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行动719/1001(17.9.13)
【知识介绍】
1.和内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显得微不足道。——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2.事物的创造:以终为始是以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有心智的第一次创造,首先是头脑中思考;有实际的即第二次创造,其次才是付诸实践。
3.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以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被宰了所有其它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个人使命宣言——是行为处事的根本大法,好比个人的宪法;不管世事如何变,环境多么艰难,他依然不为所动。
4.领导与管理的差异就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是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则是确定所做的事是否正确;管理是在搭好的阶梯上努力往上爬,领导则指出所爬阶梯是否靠在正确的墙上。
要理解两者间的区别不难。我们不妨随着书中的描述进行想象:
一群工人在丛林里清除矮灌木。他们是生产者,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管理者在他们后面拟定政策,引进技术,确定工作进程和补贴计划。领导者则爬上最高那棵树,巡视全貌,然后大声嚷道:“不是这块丛林!”
而忙碌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常常怎么回答呢?“别说了,我们正干得有声有色呢。”
作为我们来说,也许常常是埋头砍矮灌木,没有意识到在砍的并非是要砍的那块丛林。所以,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有效的领导比以往更显得重要。
这也可以理解爱因斯坦说过的那句话:人类的愚蠢就是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动作,却想象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讲的其实是看似一直在努力,不过是在做着重复的事情,难以有新的结果。
父母应该是领导者(方向与亲情),不是管理者(规范与控制)。
5.以始为终的要求——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家长角色或其他角色。要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创造负责,从而使决定行为和态度的思维定式真正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正确原则。
6.以原则为中心的人,坚决不同凡响,思想行为自成一格,拥有坚实的内在,获得高度的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
【案例呈现】
先生开车陪太太一起出门买东西,因为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就问到底要去哪里。太太回答说:“你不用管,我告诉你怎么走就行了。”于是上路了。太太很辛苦,因为每个路口都要她提醒先生,应该往左,往右还是直行。先生也很辛苦,因为每个路口都提心吊胆,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去。走了一段路后先生给太太说:要么你告诉我目的地,要么你自己开吧。太太很恼火,说你怎么连开车都不愿意给我开。一个原本应该轻松愉快的周末,就这样在对如何开车的争论中变得不和谐了。
这样的场景我们都似曾相识。发生在生活里,引起的是家庭里的不愉快,很快就会过去。但在公司里管理者这样做,引发的问题就一定大很多。
一个部门的例会上,部门领导给下面的同事布置任务。他让小李张罗销售计划,让小王张罗销售计划的执行,让小张张罗客户接待的事情,让小刘张罗后勤支持的事情。小王问我们这样做的整体目标是什么?经理回答说,你不用管,只要按我说的办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案例解析】
表面上看起来,这个经理像个能干的管理者,任务布置得井井有条,每个人都有事情做。实际上,这个管理者的问题很大。虽然每个人都得到了具体工作,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整体目标,整个部门要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到什么程度,却没有任何讨论。经理要么认为我自己知道就可以了,我可以协调大家。要么认为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不用说大家也清楚。
但问题恰恰是像开头的例子,虽然我知道是去买东西,却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每个人虽然都知道要完成任务,却不知道任务的的终点和全貌。下属弄不清楚,到底我做的这块事情是为了什么?它的意义在哪里?我这样做是达到目标最好的方式吗?为什么要我这样做?因为不清楚管理者心目中的目标是什么,下属也就无从判断,自己的做法是否合理,只能小心翼翼地按上司规定的方式做事,不能有任何的创新。本来这个部门有十几个脑袋可用,结果只有一个脑袋在思考,其他有脑袋的人也都只能做经理的手脚。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呀!
【拓展思考】
小故事:丧礼上有人问死者的朋友,他留下多少遗产?对方答说,他什么也没带走。
此时,假设一个场景:未来的某次丧礼上,躺在棺材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么,希望在自己的丧礼上得到怎样的评价?金钱与物质的多寡?还是希望留下好的名声?或是希望更多的亲朋好友不远万里来为你吊唁?等等。
想到这,心似乎轻松了许多,疲劳似乎被驱赶走了。因为我希望有人在追悼会说,这个家伙给世界留下了点东西。其实,这个念头早已闪现过,只是从未想过在自己的追悼会上希望有人能说起。未来的某次丧礼上,我们究竟想听到人们如何进行生平的追述呢?
每个人希望听到的可能会不一样,有的人希望肯定他伟大的事业或贡献,有的人希望称赞他过人的才华,有的人希望是欣赏他的魅力人格,宽阔胸襟,亦或浓浓亲情等。
以终为始地确立“我是谁,我要成为谁,我要去哪里”这样的人生终极目标——根据自己最终的期许来确认初心。
"职业生涯规划"是现在很流行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要领是"以终为始",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白你自己的目标,再去设计你的路,否则规划只是空话,再过几年又会觉得计划没有变化快了。而很多抱着创业想法,以学习心态去打工的人,往往会去读MBA、学英语、努力进外企,等等,这些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对于创业这些是必要条件吗?而一些想做职业经理人甚至CEO的朋友,则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总发现有朋友、有同学比自己职位高薪水高,于是永远都不满于现状,只要有好一点的机会便想跳槽。但事实上,没有规划、与目标关联度不高的跳槽和转行,其实是走更多的弯路。
很多人的自我规划,只是从现状出发来规划,目标只是比现在过得强一些。但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终点何在,永远也不会真正满足,会活得非常累,非常无奈。而总跟别人的状况对比,很难获得真正的满足与自信。
我主张一个人用自己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的成长与进步,那样人生会更轻松、更喜悦。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和训练,你将有这样的觉悟: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对问题的直接看法,就是一个人的思维定式。我们的思维定势越强大,需要转换的力量同时需要更加惊人。
如果,你对你的生命经常在问:“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会是那样?”的时候,你不妨试着问一下自己,你是否很“清清楚楚”地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么?“选择目标的权利交在自己手上。”
其次:“明白自己要什么”是前提,有了目标之后就去行动。根据目标一点点倒退阶段性目标,制定阶段性计划,一直分析到眼前你应该做些什么,这就是“以终为始”制定计划的过程。
你想成为什么,决定你会成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