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需要意志力吗?减肥和意志力之间的关系怎样呢?
书上说千万不要节食。如果你需要通过自制力来节食的话,你需要知道这么三条准则:第一条准则是永远不要节食,第二条是永远不要发誓说戒掉巧克力或者其他的食物。说戒掉,再也不吃了,不要发誓。第三个,永远不要把体重超标等价于意志力弱,不管你是评判自己还是评判他人。
为什么永远不要节食,因为我们的进化导致我们的身体就喜欢能够在饥荒当中活下来的人。我们的身体在做选择。那些在饥荒当中饿了一下就饿死的人,就淘汰掉了。但是我们能够活到今天,证明我们的身体具有在饥荒当中活下来的能力。
什么是在饥荒当中活下来的能力?就是你如果长时间不吃饭,你的身体感受到饥荒又来临了,他就会把你吃的所有的东西都转化成脂肪给你留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不断地节食,结果发现自己越饿越胖的原因。就是因为你的身体发生了改变,它在不断地转化不断地转化,快速地把它们全部都变成能够让你活下来的那些脂肪,它的想法跟你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经过了自然的选择才锻炼出了这样的能力。
第二个就是书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能够证明的效应,叫作“去他的效应”。什么叫去他的效应?他们找了一群节食的人和一些普通的正常人来到一个实验室。做这个实验的前提条件是要求他们先喝两大杯奶昔。你知道喝两大杯奶昔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今天的节食计划已经泡汤了,因为两大杯奶昔热量太高了。所以得说这是实验的要求,必须得喝。然后这些人说,我节食,但是又必须得喝……好吧。于是他们喝掉了两大杯奶昔。
喝了两大杯奶昔以后干吗呢?又告诉他们说,实验结束了,大家可以吃饭。然后给他们带到一个自助餐厅,让他们吃饭。这就是实验本身。
你知道吗?观察这些人之后就会发现,那些正常的人,没有处于节食当中的人,他喝完两大杯奶昔以后再去吃自助餐,他就随便吃一点——因为已经快饱了,少吃一点就完了。而那些所谓的处在节食当中的人,去吃自助餐的时候,都要比那些正常人吃得多得多。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今天反正已经泡汤了,今天我的节食计划已经完蛋了,干脆就放纵一次,过了今天再说吧。
我们经常会说“吃完这顿再节食”,这就是典型的去他的效应。就是我已经不管了,就这样吧。所以当你用节食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时候,这个去他的效应会经常出现。
第三个原因就是,他们让一些人在一块儿实验,都关在一个小屋子里边,然后让他们吃饭什么的。他们把墙上的钟调了,那个钟走得特别快,根本没有到中午的时间,那个钟就已经到中午了。然后这些节食的人说,到中午了赶紧吃饭;而那些不节食的人会觉得说,我并不饿,所以我不吃饭。你看有什么区别?就是当一个人用节食的方法来严格控制自己减肥的时候,他根本会忽视自己身体的信号,我就不管我是吃饱了还是没吃饱,我就是看到点了我就要吃,我是按照计划来吃,没有去体会自己身体的感觉,所以这时候你发现经常会节奏紊乱,然后经常会吃得更多,或者报复性地反弹等,所以不要这样做。
关于减肥有一个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一个矛盾的军规:我要减肥,所以我需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我需要更高的意志力来做这件事,所以我需要更高的能量。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当你能量不够的时候,你会失去意志力,失去意志力就会陷入去他的效应,然后你会吃更多的东西……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作者说你千万不要整天地去拒绝那些食物,而是想办法把拒绝变为“行为意向”。
我们大脑不喜欢“不”。就比如说,你不要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当我跟你说,不要想一头粉红色大象的时候,你脑子里肯定是粉红色的大象。就是当你说不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其实听不懂,所以你应该把它变成行为意向。
不是说我不吃这个巧克力,我延后再吃,我过一会儿再吃,等我锻炼完了再吃……你看,当你把它变成这种延后的策略,或者是给自己定一个要求的策略,我待会儿再怎么样的时候,他们去观察,那些仍然想要吃这些东西的人的比例大幅下降。
所以我们以后要学会推迟,而不是完全地拒绝,完全地拒绝会使得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地渴望。因为大量的人会把意志力用在减肥上,所以:我们要小心意志力和减肥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