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授权
文集:品读《三国志·姜维传》
欢迎大家关注和喜欢!
前情提要
隗嚣的覆灭
上一期,我们说到了刘秀第一次围剿隗嚣失败。
尽管未能消灭隗嚣政权,但是其主力已经一蹶不振。
刘秀平定了颍川叛乱之后,任命来歙西路讨伐军主帅,并用马援为副帅,以重建西路军。
来歙再次分析利弊之后,认为敌我的差别主要在国力之上,若是一味冒进,只会鱼死网破。
刘秀听从来歙的意见,派出几百头驴,载着粮食到天水、陇西各地去招降流民为兵,最终获得了数万兵力。
建武九年,33年,隗嚣在冀城病逝。《后汉书》中记载,隗嚣死的时候,
“病且饿,出城餐糗糒,恚愤而死。”
由此可见,隗嚣虽然击退了第一次围剿,但是留下的烂摊子已经无法收拾,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隗嚣的部下扶立次子隗纯为王,公孙述也派兵来助战。
然而,刘秀没有给隗纯任何机会。一年后,西路军进攻陇西,一路势如破竹。
没坚持多久,隗纯便缴械投降。刘秀将隗纯迁徙到弘农。
隗嚣在陇西长达三十年的割据,就此结束。
8年后,隗纯逃跑,打算投靠匈奴,在武威地区被半路截杀。
隗嚣政权的失败,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 逆势而亡,大势所趋。
2. 不善于利用外交。
3. 对形势判断的失误,在政治态度上的犹豫不定。
刘秀得陇望蜀
随着隗嚣的覆灭,刘秀实现了西羌诸郡的收复。
接着,他派出窦融等人维稳并安定西羌部落。从军事上打击了西羌部落之后,刘秀也参考班彪的建议,在政治上对西羌进行改制。
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夫蛮夷寇乱,皆为此也。旧制益州部置蛮夷骑都尉,幽州部置领乌桓校尉,凉 州部置护羌校尉,皆持节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所疾苦。又数遣使驿通动静,使塞外羌夷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儆备。今宜复如旧,以明威防。(《后汉书·西羌传》)
既然收复了西羌,那么刘秀很自然地开始憧憬统一天下的一天,对于平定巴蜀也是志在必得。
仅仅过了一年,建武十年,34年,刘秀的东汉军拉开了攻打巴蜀的序幕。
公孙述从公元25年开始在成都自立为王,割据当地已经近十年之久。
隗嚣溃败之后,公孙述收服其部分将领,严守益州北部一带。
刘秀的先锋军在来歙的统领下,迅速攻破河池和下辨等地,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巴蜀之地。
公孙述开始害怕,甚至打算派出刺客,刺杀来歙。当然,这一招并没有奏效。
刘秀见状,御驾亲征,统领两路大军,一路从 北往南进攻,另一路派吴汉从夷陵由东往西逆流而上。
然而这次破巴蜀的战役,吴汉这一路一枝独秀,于建武十二年,36年,攻入成都,斩杀公孙述。
剿灭卢芳政权
在王莽乱政的时期,匈奴也在北方边境培植忠于自己的傀儡——卢芳政权。
卢芳,字君期,安定三水(今宁夏同心县东)人。
王莽末期,中原内乱,卢芳诈称为西汉武帝与匈奴谷蠡浑邪王之姊的后代,领三水属国羌胡起兵。
更始三年(25年),卢芳自称西平王。同时,遣使至匈奴、西羌求和亲。
“匈奴本与汉约为兄弟,后匈奴中衰,呼韩邪单于归汉,汉为发兵拥护,世世称臣。今汉亦中绝,刘氏来归我,亦当立之,令尊事我。”
匈奴遂遣句林王领兵数千迎卢芳至匈奴,立其为汉帝。
中原大乱之时,五原人李兴、随昱,朔方人田飒,代郡人石鲔、闵堪,各起兵称将军。
建武四年,28年,匈奴分别与他们和亲,欲其拥立卢芳。
建武五年,29年,李兴等迎卢芳,定都五原郡,据有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之地。
建武十二年,36年,卢芳遣军进攻云中,久攻不下。其将田飒等举郡降汉,随昱欲胁迫卢芳降汉。
卢芳得知,放弃军队辎重,与10余骑逃亡入匈奴。
建武十六年,40年,卢芳在匈奴的支持下进居高柳城。
不久,卢芳遣使,打算投降东汉。刘秀封其为代王,以稳定匈奴。
同年冬,卢芳入朝。却在途中又得到诏令,让其明年再进朝。
卢芳感到自己被羞辱,又反叛。匈奴遣骑迎接他回去,并居留匈奴十数年,最终病死。
卢芳的败亡,标志着刘秀统一全国大业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