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可以想见2018年2月14日的这个情人节商家会失望,玫瑰花巧克力,烛光晚餐和情趣酒店,销量都比不了往年。隔夜就是除夕,大年三十的头一天,该忙乎请财神拜祖先了,没人还有精力去浪漫。这怨不得别的,谁让你公历转到我农历的地盘了呢?好比一位比基尼女郎闯进了煌煌宗祠,不遭待见是自找的。
设若这女郎在比基尼之外罩上曲裾罗裙,则可另当别论。换句话说,洋节如果入乡随俗,或许也能被我中华传统文化所接纳。巍巍中华自古笑迎蛮夷臣服、万邦来朝,五千年文脉本来就是不断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如今民族中兴、全球一体,多你个把洋节能翻起什么大浪?
前段时间那些呼吁抵制圣诞节的爱国群众简直像三岁小儿,实在是不明事理,往小了说缺乏文化自信,往大了说就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相抵牾。他们如果懂事些的话,就不该再胡闹了。
所以洋节尽管来,但如果不想落个臊眉耷眼的下场,就必须识大体拘小节,以设法融入我浩浩汤汤之中华文明体系中。譬如情人节,既然想跟着春节混,就不要死守着小资情调不放,以为只有萨克斯才能拨动心弦,只有华尔兹才能表达爱意,只有红酒牛排才足够romantic。你让锣钹唢呐、东北大秧歌、牛栏山二锅头情何以堪!人见人爱的酱蹄花怎么就上不了你的餐桌了?!
挑二斤上好的猪蹄,剃毛洗净,凉水下锅煮沸,转至文火慢炖,配料酒老抽,上色勾芡,酱蹄花就做好了,口味咸香,松软筋道,满是胶原蛋白。
谁说这不是极好的情人节礼物呢?
你看这就跟春节搭调了。久而久之,也许会成为中华传统习俗之一,后辈人将朗朗传诵我们留下的古谚:“情人节吃蹄花,海枯石烂不分家。”“蹄花甜,蹄花香,情人吃了情不伤。”“情人节不吃酱猪蹄,出轨劈腿不稀奇。”……后辈人还会口口相传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温柔贤惠的姑娘,在2月14号这天为她的情郎做了一箩筐的酱蹄花……
不要跟我提什么“瓦伦汀”的故事,不要说那才是情人节的真正由来。1700多年前真的有一位名叫“瓦伦汀”的罗马圣教徒吗?他真的被处死了吗?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不顾禁令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婚礼,还是与典狱长的盲女儿相爱?说法不一,真相含混。——历史有真相吗?
何况除了“瓦伦汀”之外还有好多种说法:为了表达对罗马众神皇后约娜的尊敬;为了庆祝古罗马的牧神节;连英国的黑鸟、山鹑在每年2月14号交配求偶,也被说成是情人节的由来呢。不就是要一个故事吗?故事不都是人编的吗?人出于各种动机,可以编出各种各样的故事。
连古希腊文明都被质疑是西方史学家长期大规模伪造出来的,如果文明的基石都可以建在沙滩上,遑论其他?
酱蹄花能不能成为情人节的礼物,不在于是否合乎情理,而在于是否有足够的动力。设想假如有一个“酱蹄花”的投资项目,有资本大鳄想做大渔利,投入巨额资金动用一切营销手段,那么“酱蹄花”成为情人节的标配,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在权力和资本面前,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未来真有这么一天,当情侣们啃着猪蹄诉衷肠的时候,我只想说,千万不要相信什么历史真相。
你试图想穿透已往的迷雾,其实你正站在迷雾升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