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天放学回来说:“妈妈,老师今天把班干部召集到一起,开了个会议,让我们每个人都举报一下,班上那些违反班规,不守纪律的同学。”
这可是得罪人的事啊!我皱了皱眉头,问她:“你举报了吗?举报的谁?”
孩子说:“当然举报了呀!我同桌几乎每节课都在睡觉,我们坐的最后一排,他每次伪装的好,老师一直都没发现。还有小敏,她英语学的不好,经常抄别的同学的作业,我亲眼看见好几次了。”
听了孩子的话,我有些担心,如果她同桌知道是她举报的,会不会报复她?小敏平时和她关系挺好的,会不会因此和她绝交。
我有些责怪她多管闲事,不会睁只眼闭只眼吗?班上那么多同学干嘛要去逞能,让别人去举报不是更好吗?万一被参加会议的同学出卖了怎么办?
我话音未落,孩子早已义愤填膺。她慷慨激昂的反驳道:“妈妈你怎么能这样说?我都看见了怎么能撒谎?老师说了,我们身为班干部要以身作责,遇见违反纪律的事,要坚决举报,绝不姑息!如果每个人都害怕打击报复,包庇纵容,任其发展,那我们班就得不到优秀班级的荣誉称号了,也辜负了老师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
孩子思想单纯,集体荣誉感很强。看着她天真无邪的面庞,一副大义凛然,一身正气的样子,我羞愧难当。
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撒谎不是好孩子。这些话可是我从小就灌输给她的呀!
高尔基说过:“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
身为母亲,我现在却让孩子撒谎。但是,一想到网上报道的那些血淋淋的校园暴力事件,我就不寒而栗,心有余悸,后背一阵阵发凉。
为了避免孩子遭到打击报复,我告诉她“你做的很对,是个诚实的孩子,但是自身安全也重要,以后再遇上这种事,建议老师,让大家写小纸条匿名举报。”
我又想起前一阵,我们回婆婆家,婆婆做了一桌子菜招待我们。
吃饭的时候,婆婆边给孩子夹菜边笑着问她:“丽丽,你妈妈做的菜好吃啊?还是奶奶做的菜好吃?”
孩子抬头看了看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我忙向她挤了一下眼睛,她心神领会,大声说:“当然是奶奶做的菜好吃了,我超爱吃!”婆婆听的眉开眼笑,心花怒放,乐呵呵的招呼我们多吃点。
过后,孩子悄悄对我说:“妈妈,奶奶做的菜都太咸了,还是你做的菜好吃。你为什么不让我说实话啊?”
其实孩子说的没错,那天吃过饭以后,我们三个人都像饮牛一样,不停的喝水。
我告诉孩子:“因为你奶奶她们口味偏重,吃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我们平时口味比较清淡,所以会觉得很咸,这就叫众口难调。但是你奶奶辛苦的忙活了半天,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她的劳动成果,对不对?”
孩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都说童言无忌。看着她小小的年纪,便学会了察言观色,说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违心的话,我真怕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为了不让孩子纯洁的心灵受到玷污,我告诉她说谎是生活中常见的人际方式,有善意的,有恶意的。
有时候,我们说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不辜负别人的一番好意,或者是为了激励别人的斗志,或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应该适可而止,尽量少用。
莎士比亚说:“生活中,善意的谎言可以让生活增添色彩。”
记得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母亲善意的谎言成就孩子的一生》讲的是,一个不被老师看好的孩子,从小他的母亲总是对他说:“老师对你很满意,如果你再努力一些,会更优秀……”孩子信以为真,结果考上了清华大学。
有时候,一个善意的谎言能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比如,老师用一个善意的谎言,可能会带给,暂时落后的学生勇气和力量,激励他奋发图强,超越自己。
医生用一个善意的谎言,可能会让濒临死亡的患者,重新燃起生的希望,战胜病魔,获得重生。
漂泊在外的游子,用善意的谎言,慰籍年迈的双亲,让她们不再为自己牵肠挂肚,担惊受怕。
……
善意的谎言,初衷都是好的,关键在于我们家长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也在于孩子自己如何正确的把握!
我们可以把卢梭的这段话告诉孩子:
为自身利益撒谎,那是冒骗;为他人利益撒谎,那是诈骗;为了陷害而撒谎,那是造谣中伤;诸如此类都是最坏的撒谎;而对自身和他人都无害亦无利的撒谎,那不算撒谎。那只是虚构而不是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