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笑来专栏中,多次提到了这个词语:主动的全神贯注。主动代表是发自内心的,是自主的。与之相反的,有被动的全神贯注。
被动的全神贯注,比如看小说,电影,玩游戏等。这些都是外部加载给自己的,而不是来自于内心真正想要的。主动的全神贯注,相对于被动的,多出了至少一个维度:专注于提升某个特定的技能。
这里不得不谈到写作。
刚开始要写作的时候,总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是非常不情愿的。因为这件事弄得我们不舒服,甚至打破了我们固有的生活模式。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要写点什么。
于是看到什么新奇的事物,有什么样的想法,都成为了写作的素材。也不管写的怎么样,也不管别人作何评价,反正是自己写的。每次写完,都有一种完成任务式的感觉。由不知道怎么写到每天完成任务,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每次记录下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便开始主动思考。这些事情如果换做是我该怎么办?我做出的决定,产生的后果是不是也一样?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虽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主动的思考,这种美妙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记得冯唐在一次分享中说,每次读到人物历史传记在关键的时候,每次都合上书,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中,看自己做出的决定是怎么样的。然后对照书中故事的情节,人物决策,结局后果等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是主动的思考,主动的读书。
而普通人读书,鲜少有人这样做到。
后来不断的拓展写作的字数,从开始的单一角度,单一维度来写,到后来的多角度,多维度,多故事。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逐步的加强。这样的便促进了自己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这才慢慢发现,写作原来是这么有好处的。
我知道这时候写作已经是主动的,而非任务式的,被动完成的。一旦你做某件事,结果给出了正反馈,变得良性循环了,人会不由自主的想要继续做好这件事。
继续写下去,便开始注意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了。什么的文章结构让人看起来大气磅礴?什么样的故事生动且容易让人记住?什么样的段子让人忍不住转发文章?……
这一切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没有经过漫长的孤独时光,是不可能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和带给自己的成长。
这些主动的思考过程,带给了自己和之前不一样的体验,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成长。然而,主动的全神贯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刻意练习是非常困难的。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磨一项技能。
比如从不知道写什么到开始写,这个入门的过程是漫长的。从开始写到有质量的思考,又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因为人类的大脑天性是不喜欢改变的,接受改变总是不那么情愿的。从有质量的思考到把文章写好这个过程又是足够漫长,但是相信前方美好的存在,正也是努力的前提。
那些刻意练习的过程,逐步掌握了写作上的一点点技能,而且在不断打磨这种技能。当然,还有很多的写作技能等待着主动的全神贯注的学习和提高。没有主动的全神贯注在写作这条路上,是不可能走得很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