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个有些沉重的话题,特别是与快节奏生活,高科技发展有点脱节,叫好不叫座的民间传统文化。比如秦腔,信天游,比如剪纸和皮影。
商业街上卖皮影的路边小店,守店的多半是年轻人,低着头看手机的间隙,招呼一下停下来看商品的客人,“这皮影啥材质?”“多少钱?”……问的答的全部是商品。如果再问他“手工雕刻的有没有?”十个有九个会回答“没有”,并且告诉你“这玩意儿只是哄小孩,看个样。机刻的又好又便宜,为啥非要找手雕的?”这话让我们有些难过——因为民间艺术品过度商业化产生的悲哀,这悲哀直到我们寻寻觅觅走进鼓楼旁边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才有所缓解。
小店狭长,专卖皮影,一边一排靠墙的货架占据了店内大半空间,中间只剩下了勉强能容下两个人并排走的通道。店门口陈列的商品十块二十块,大小不同价格不同。和在其他地方一样,我站在门口问完了价格又多问了一句:“有没有手工雕刻的皮影?”看店的大姐两眼一亮,声调一扬连,说了三声:“有,有,有!”她招呼我跟着她走到光线有点幽暗的小店最里头,指点着墙上几幅相框,缓慢而坚定地说“你看,这一幅,这一幅,还有这一幅,都是真牛皮,纯手工!”我问她“从哪儿能看出来是纯手工?”她走到门口的货架前,从高处够下来一个像框,又随手从低处拿了一个相框,一左一右地摆在我面前,“左边这个是手雕,手工的刻线圆滑,顺着刀口有细微毛茬,相同纹饰形状大小也不一样;右边这个是机刻,切口光滑干净,纹饰整齐统一,你自己拿着比比也能看出来。”
我相中了镶嵌在深棕色木质相框里栩栩如生的黑色皮影,一问价钱要120块心里有点犹豫。大姐主动说:“这个放的时间长了,背衬边上有点发黄,我便宜点,90块给你。”见我同意了,她偷偷松了口气,边擦拭相框边自顾自地说:“你拿走了这幅,带墙上的就剩下5幅了,等卖完了以后店里就没手雕的了。”那话里,好像有丝丝的期待,又仿佛带着隐隐的失落。
带相框的皮影只是装饰画,活动着的皮影戏才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这是我看过了一场极小规模皮影戏之后的感慨。
演出小厅大概有三四十平,在我们吃面的小店二楼,一块幕布,一束灯光,提动皮影的大哥躲在幕后,双手灵活地操纵拉线,挑担的货郎从幕布一侧吆喝着走过来,宅门里的女子听到吆喝走出来,两个人你问我答讨价还价,剧中的人物在大哥的操纵下,站,立,坐,行动作协调自然,精准地演绎了一场你买我卖的生活剧。幕布上,树、石、宅门,街上的灯笼是彩色的,挑担的货郎是彩色的,宅门里走出的女子也是彩色的,那彩色是透亮的彩,散发着淡淡的光。可惜看戏的只有坐在前排的我们仨,其余的全是空椅子。
表演结束后,我们见到了幕后的大哥。他个子不高,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容,想象不到那沧桑沙哑又婉转流畅的唱段出自他的口中。见我们想拍几张照片,大哥特意打开了厅里的灯,在幕后按故事情节摆上了皮影。我们谢他,他连声说:“没事,没事,喜欢就多拍几张吧。”民间艺人对民间技艺的热爱,全在这朴实的话语里。
皮影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雕刻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戏剧,诞生于西汉时期的陕西西安,极盛于清代的河北唐山。材质上,西安的皮影用牛皮,唐山的皮影用驴皮,制作程序大致相同,几十道工序和几千刀的手雕,不只是精工细作的慢活,更需要淡泊名利的不懈坚持,能咬着牙留下来的,都是痴迷传统技艺的追梦人。
电影《霸王别姬》把京剧业内的行话“不疯魔不成活”传成了经典,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位醉心于传承和传播优秀民间艺术的艺人,正是有了他们不计付出、锲而不舍地负重前行,我们无数的民族瑰宝才能永远锵锵在时光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