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创业合伙人在Starbucks沟通了两个小时关于后续的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问题,我还是一贯的思想来提议:如果技术可靠,那么我们两个人也凑百来万出来,这样可以充分获得投资人的信任,融资会相对容易。
当我提出两个人各自出资的时候,合伙人立马表示:如果失败了怎么办?然后说了一句让我觉得无可奈何的话:“兄弟,你没有穷过”。
合伙人是来自江南的一个城市,是我们研究生同学中最早结婚的,大概是在研究生毕业一年内,结婚时候家里已经帮着在无锡买了房子,毕业工作后基本上自己赚的钱都自己花,开着宝马,上着轻松的班,工资水平尚可。
也是这个契机,我向他Tell you a story,忆往昔峥嵘岁月:
相对于合伙人的城市生活,我18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农村,春种秋收,一年两季农活是少不掉的,那时候农村的学校都有农忙假,每年两次,每次大概一个礼拜左右,一直到了高三才不放农忙假。春种时期是帮着家里收麦子、插秧,要忙乎大概一个月;秋收的时候是收稻子、种麦子,要忙乎大半个月;其他的农忙还有种棉花,主要是浇水、施肥、除草、摘棉花、择棉花、卖棉花等,种辣椒,主要工作是浇水、摘辣椒等,种大豆,主要是挖豆坑、点豆子和浇水,种玉米主要是挖坑、点种子、除草、掰玉米等;此外,还要饲养家畜,主要是割草喂牛、喂猪、喂羊等。
农村学生的假期和周末主要帮着家里干活,热天的时候,光着膀子在太阳下,身上晒得黑乎乎的;插秧的时候,腿上经常吸着几个蚂蟥;收麦子时候,脖子上,脚上都是麦芒刺的血丝;抢收抢种的时候,经常忙到半夜,然后手扶着木锨站着睡着了。
在农村读书的时候,教室里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冬天在教室里,穿着两层秋裤,腿上还是冰冷冰冷的,零下十几度,冷风顺着教室玻璃缝隙进来,腿上裹着父亲的围巾,勉强撑着,偶尔停电点燃的蜡烛是取暖的最好手段;夏天时候头顶上两个电风扇呼呼的吹,但是完全不够,全身湿透,捂干再湿透。
这就是18岁的我读书和生活的真实环境,合伙人听了觉得不可思议的生活,确实,我身边很少有这样生活的人,毕竟我的那个小学班级同学,三十人,最后读了大学的只有三个人,读了研究生的只有我;初中班级五十几个人,最后读了大学的应该也不超过五个人,高中班级六十个人,最后读了大学的应该也在十个人以内,其中博士一人,硕士两人。所以在麦子和蒜苗都分不清的同龄人中,很难有和我相同经历的人,而往往在60后或者70年前后的人中很多有着类似的经历。
而最困难的是在经济上,读高中的时候,已经是将近千禧年了,我的生活费是20元每周,因为每周二十一顿饭,其中周日晚上一顿饭在家里吃,其他二十顿饭平均是每顿饭一元钱,当顿饭超支则下顿饭就没得吃。每周还要尽可能省下五毛钱洗澡,头发尽可能坚持三四个月理一次,回想一下,那是一个长发飘飘的年代呢。曾有一度,家庭经济环境进一步下降,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所以只能自觉尽可能节省生活成本,尽可能减少去食堂吃饭,就在宿舍里吃自带的煎饼和咸菜,有热水就喝热水,没有开水就用自来水凑合。如此一个学期下来,竟然省下来将近两百块钱,这是在98年前后吧,对我来说那是一笔很大的数字。记得很清楚的是99年的冬天,大雪纷飞的冬季,期末考试恰逢我的17岁生日,考完试,吃了晚饭,待在宿舍里,想来想去还是要给自己过个生日,现在想来应该是搞点仪式感,就顶着大雪去学校的小卖铺买了一袋方便面,干嚼着吃下,幸福感爆棚的感觉。
18岁以后,从农村出来读书,相对于合伙人家庭提供的环境,我要自己赚钱读了第一个研究生,然后赚钱读了第二个研究生,然后赚钱买第一套房子,第二套房子,赚钱养孩子等。
讲了这些,合伙人感觉非常的不可思议,觉得这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表示以后再也不能在我面前说“穷”了。
身边的朋友,几乎没有人知道我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大都认为我是生活在城市里,一个优越的家庭中,因为即便在我收入一般的时候,在朋友交往中不吝啬,主动付账,在职位很低的时候,在工作中不卑不亢,不妄自菲薄。
深入想,我不是对钱没有概念的富有,更不是视金钱如粪土的清高,恰恰相反,我非常喜欢钱,也非常的需要钱,需要更多的钱支撑小家庭生活,支撑大家庭生活,支撑梦想的实现,支撑人生价值的展现。
但是在生活需要的时候,我不能说穷,在事业需要的时候,我不能说穷,在人生梦想要逐步显现的时候,更不能说穷。
穷,不是在金钱,应是在内心,是对失去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