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在通用戴顿实验室任职的米基利,接手了一个新项目——研制新型制冷剂。
在这之前,人们普遍采用氨和二氧化硫等可燃或有毒的物质作为冷媒,安全性极差。随着对制冷需求的逐渐发展,人们急需一种安全可靠的冷媒。
而米基利也不辱使命,他和查尔斯▪凯特灵一起,于同年发现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制冷剂——二氯二氟甲烷。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氟利昂(Freon)。
二氯二氟甲烷是氯氟碳化合物(CFC)的一员,它是一种无毒,不可燃且容易液化的气体,正是因为它的这些特性,刚一推出便迅速普及开来。大街小巷充斥着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产品,人们享受着其带来舒适,却不知危险正悄悄来临。
而此时的米基利也处于他人生的巅峰,前有发明乙基的丰功,后有研制氟利昂的伟绩。他不仅被授予了铂金奖章,还在1944年成为美国化学会主席。
其实在1974年,已经有人发现了氟利昂对大气的危害,甚至美国在同年禁止了使用CFC,不过对于遍及全球的用户来说,这些虚无缥缈的副作用似乎对自己没有太大威胁。
时间到了1985年,一个叫做法曼的英国气象学家发现南极的臭氧层出现空洞。原因是氟利昂挥发到大气中后长时间停留,在距地面20-50千米的高空受紫外线照射后,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催化分解臭氧分子,引起臭氧浓度降低,因其ODP(Ozone Depleting Potential, 臭氧消耗潜值)高,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全球变暖潜值)高,成为导致臭氧层空洞和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地球失去臭氧层的保护后,人类及陆生动植物和水生生态体系都面临更多的UV-B紫外辐射的威胁,人类皮肤癌、白内障患病率会明显增加,免疫系统破坏的风险大大提高。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氟利昂的破坏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世界各国开始禁用。但是,人类向大气排放的氟利昂已然高达2000万吨,需要付出百年的时光才能消除其影响。仅仅两年后,各国签订了《蒙特利尔协定书》,明确限制了氟利昂的使用。
可是作为一种无毒无害的气体,氟利昂作为制冷剂有着难以取缔的作用,于是,大大小小各类混合物诞生了。发展到如今,可以划分为四类。
CFC(氟氯烃)
这是最早类型的氟利昂,也是蒙特利尔协议严格管制的品种。包括R11,R12,R113,R114,R115等。HCFC(氢氯氟烃)
一种半环保的氟氯烃,其臭氧消耗潜值低于CFC,但仍含有氯元素,所以被部分限制使用。包括R22,R123,R141B,R142B等。根据《蒙特利尔协定书》,R22将逐步淘汰,在2020年彻底退出市场,而R123则在2030年淘汰。HFC(氢氟烃)
去除了氯元素,对臭氧无危害,但在1997年的《京都协定书》中被定义为温室气体。包括R134A,R125,R32,R407C,R410A,R152等HFO(氢氟稀烃)
最新类型的氟利昂制冷剂,因其在大气的存活时间不足半个月,避免了温室作用的产生,所以目前各大公约都未限制使用。但商业化程度不高,售价高于HCFC和HFC,所以尚未普及。包括R1234YF,R1233ZD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使用最广泛的还是HCFC和HFC,虽然这两类对臭氧的威胁已经不高,却仍是温室效应的祸源之一。好消息是2006 年欧盟移动空调 (MAC) 指令规定,自 2011 年 1 月起,所有新车型都必须使用 GWP 低于 150 的下一代制冷剂(HFO-1234yf), 2017 年开始,此标准将适用于所有新车。我们只能希望在各国的共同协力下,气候问题可以得到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