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你的思考,你可以用这样一种奇怪的思路:
假设有一个非常荒谬的设定,大家比赛看谁能维持这个问题,维持的时间更长,赢的人有一百万奖金。所以每个人都要竭尽所能维持自己的伴侣不帮忙干家务活,一年,甚至五年,十年。在这十年当中,谁的伴侣要是忍不住干了活,你家就赚不到这一百万了。当然你不能让当事人知道这一点,所以得靠你自己。好好想一想,为了拿到这笔奖励,你要怎么做?
举例:
1,大吼大叫,跟他吵,让他在家里呆不住。
2,不断地把他说成是一个不干家务的人,跟身边的每一个人说,造成心理暗示。
3,一看到他干活赶紧接手过来,并且批评他干得不好。4,还可以有哪些?……自己想。
悖论提问法给了我们一个反向思考问题的角度。尽管并不存在这么荒谬的比赛,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做同样的事。采用反向的思考,可以帮我们对问题的维持因素理解更多一点。问完之后,别忘了放到生活中看一看,它是不是就是你正在做的?
体验:
昨天到现在,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企图改变的行为,其实是在维持了问题的发生。所以当我们考虑第一序的变化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第二序的改变才是重要的部分。而第二序的改变需要在动作上发生一点点的变化,而这一点点的变化是在维持症状不变的前提下。我想之所以维持症状不变是在保持第一序的稳定,而动作的改变一点点,其实它的行动已经发送了改变,就是第二序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改变的是这个模式,而不是状态。
好深刻的方法论,我也是今天才明白它的内涵,而这样的“看见”真的是和以往的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往往就是在第一序上做一些功,然后这些功却维持了系统的不变;稍微的改变一个动作,行动就会带来模式的转变,这个时候改变才会发生。
真的,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