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化向重点乡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把驻村工作队派下去,把当地干部培养起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重要的帮扶力量,要把最能打硬仗的同志派下去,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结合实情,精心选派,把好源头关。对村情进行综合评估,按照“选强人、抽强人”的原则,从县直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中层骨干中精准选派,选出有农村工作经验、有农业专业技术特长、熟悉乡村建设工作、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优秀驻村干部。同时,结合驻村干部身体素质、家庭情况、工作实绩等因素,要处理好“前与后”“多与少”“老与少”“上与下”“调与留”关系,把好源头关,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确保高质量选派驻村工作队伍。
发挥“传帮带”,共同进步,提升工作水平。思想上面对面传。驻村干部要时常与村(社区)干部面对面谈心,掌握思想状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或者困难并帮助解决,引导村(社区)干部勇于思考、善于谋划、敢于担当,不断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工作上手把手帮。推行驻村干部与村(社区)干部“双向”结对互带机制,采取“一对一、一对二或二对一”方式,让驻村干部与村(社区)干部同学习、同工作、同担责,做到责任共担、问题共解、共同提高。作风上心贴心带。发挥驻村干部在作风建设优点,积极组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引导村(社区)干部增强廉洁意识,自觉抵御廉政风险,帮助养成按制度办事、按规范办事的良好作风。
严管厚爱,兜底保障,留下带不走队伍。对驻村干部坚持厚爱与严管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组织驻村干部每年全覆盖落实体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个人补助、工作经费等关心关爱政策,每逢重大节假日,对全县驻村工作队进行全覆盖慰问。同等条件下提拔干部、职级晋升优先考虑有驻村工作经历的干部,进一步激发干部驻村工作积极性,激励驻村干部稳步成长,协同村“两委”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大作为;政策保障留人心,对在村工作的大学生和工作10年以上的村干部,按照城镇职工标准缴纳五险,每年由县财政统一为所有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确保村级后备力量留得住、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