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即是永恒
人们渴望永恒,追求永恒。有人将“长生不老”看作永恒——身体的永恒,有人将“名垂千古”看作永恒——思想的永恒,前者不可实现,后者难以感受。在本书中,作者认为,当下时刻,即是永恒。表面上看,当下意味着现在,与过去、未来相伴而生。无数个现在,构成了时间的长河,人生的内容。但事实上,“当下”无法用时间单位计量,永远都只有这一刻,只要活着,这一刻是永恒存在的。
明确“当下”,是“临在”的前提。临在,就是用真实的感受回应当下。这种感受,很难用语言表述,用大脑思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冥想,闭住双眼,感受呼吸,感受气息从鼻腔中进出,感受肺叶的张开与闭合,感受腹部的舒展与收缩。
作者认为,保持临在,能够获得最真实的平静和快乐并持之以恒,这也是人类未来进化的方放。
看清小我这只“寄生虫”
作者将小我视为当代人痛苦的根源,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从字面意思看,“小我”就是“我”,是我的欲望、我的忧郁、我的恐惧,等等的集合体。为了更好的理解小我,可以将它视作扎根于心灵的寄生虫。
寄生虫生存的土壤被称为“无意识”,也就是意识并不在当下,比如记忆、思想、意见、观点、反应和情绪,他们远不来源于过去和未来。
摄入能量,不断壮大,是寄生虫的本能,它喜欢一切与“概念的我”认同与分离的东西。概念的我,不仅包括我的家庭、职业、身份等,也包括我的学识、思想、情绪等,甚至还有刻在DNA中的信息。假如我非常认同我是女生的身份,给自己贴标签,小我就会壮大;如果有人撕掉我的身份,不同“我”,便会产生愤怒、焦虑等情绪,这也是寄生虫的养料。
为了积蓄更过养料,一方面,寄生虫会控制人们不断去陷入过去和未来的漩涡之中,因为过去受到的伤害而痛苦,因为未知的未来而恐惧;另一方方面,它还创造了一个自制养料的工具——“痛苦之身”。痛苦之身一旦被触发,释放出的负面能量,便会干扰思维,影响情绪,增益更多的负能量,直到“小我吃饱”。
痛苦之身来源于天生的(DNA)、集体的(国家、种族)、过去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无法面对、难以接受、无法放下的内容。面对这些,痛苦之身将会通过负面思考、过度反应(打架、争吵)等方式,不断延续和收获更多负能量。
当寄生虫逐日壮大,就会抢占地盘,直到完全胜利,吞噬真实的自我。这时,人便疯了。
寻找真实的自己
感受当下,获得临在,是驱逐小我的最佳方式。而找出真实的自己,是获得临在的必要条件。
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需求和生命中对你而言重要的事。所谓重要的事情,不是你的信念、你的说辞、和你的认可,而是每一次选择时,你的感受和行动。比如,你说自己只要想“宁静致远”,但是当你面对金钱、合约等问题时,你会有情绪反应,这就证明,在内心,这些事情,比“宁静致远”要重要。
同时要铭记,真实的你不需要相信、评价,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能做的,只有理解和接纳。一旦你抗拒真实的自己,便是与“当下“战斗, 当下是永恒,战斗永远不会赢。
但是,我们可以让真实的自己更加丰富,这来源于赞赏生命中拥有的美好事情。作者认为,能量的流出决定流入,只有成为给予者,多些赞美、感激、协助和关爱,才能让生命更加丰盈,无论处于何种困境之中, 内在的快乐与平静,永远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