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第627天 21.2.21 运动打卡第62天 80-22/216h 约练挑战第7周第4次
咨询结束,来访问也不是特别许久的不见,怎么咨询有了这么大变化?
确实最近的咨询感觉到了变化,一点一滴的在积累,不过自己没有特别去梳理,只是让自己坚持着,持续不断的做就好。
其实不是一次被问到,所以今天再次被问到时感受了一下,是什么让自己有了这样的变化?
想到两个字,“放下”。
记得前年底中级班开班前,特别兴奋,终于要开始系统的学习技术了,意味着咨询中可以有更多的“武器”去帮助来访者。
学习一段时间后,渐渐开始对“问句”有些熟悉,可也是因为熟悉,觉得怎么都是“套路”,尤其面对的都是一起学习的老师,这话一问就知道你要干嘛了,所以开始对技术有了“抗拒”。
于是纠结就来了,一方面想用技术,并且也知道只有不断去用,才能“娴熟”,可另一方面却又“拒绝”,总觉着话问不出口,尤其那些个“评量”、“奇迹”啊,意图太明显了。所以那段时间咨询可真不容易,也因此有些“怕”做咨询师。
那时虽然纠结,可也要感谢纠结,再“抗拒”,因为知道不能不练,所以也会去想很多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骗”着自己去用。
记得那时常说的是,技术就如兵器库里的兵器,得不断的收罗,再不断打磨,才能在真正需要时“信手捏来”,以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
可虽然在练着,咨询中用时还是非常“小心”,也问过刘老师,咨询用不上技术怎么办?刘老师回复,用不上就先不用。于是就出现了一段咨询中很少用技术的时间。
后来不知哪次课,关注到刘老师说的,最好的技术是咨询师这个人,作为咨询师,要用你这个人去做咨询,所以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还是练基本功。
其实刘老师一直在讲这个,只是就那时才真正关注到,也真正开始思考,如何用“人”去做咨询?
用“人”,而非“技术”,所以今天我的回答是,“放下技术”。当我想到这点时,内心就没有了之前的纠结,全身心投入,倾听陪伴,什么技术,“我”就是,“我在你身边”。
我会因来访的不容易而眼眶湿润,会因来访的“不同”而好奇,更会因来访的情绪转变而开怀大笑,我因来访而动。
所以,当我放下“技术”后,开始被更多老师“认可”,而我在去回顾每次的咨询时,反而会发现用到了不少技术,技术就在身边,它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出现。
而之前“套路”的感觉也会提醒我,在大家都孰知“套路”的情况下,如何能更好的运用“技术”,我会直接“阳谋”,会“软化语言”,会“打趣”着问,也会问“一半”后观察来访反应。
反正就是根据情况调整,根据“技术”自己出现的情况灵活掌握,“随机应变”这词不知借来可否一用。
现在的咨询确实更多的“灵活”,每次都是“量身打造”。所以在前天被问起咨询的思路是什么时,我的回答是就是“没有思路”。
不是故弄玄虚,确实是,不知来访是谁,不知来访性格为何,更不知来访所谈会是什么,哪就有什么思路呢?
如果一定要问,就是心中一根线,来访问题与所欲,这会是我谈话的主线。不管来访会“跑”到哪里,因为心中有线,都能及时的“串”起。
所以,“放下即是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