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丰富,博大精深,许多看似普通寻常的用语背后有许多故事与文化,笔者尝试从丰富的汉语词汇中掬一捧常用语的沙砾,查阅经笥韦编,尝试探寻背后的故事与文化,以砾中淘金,管中窥豹,但才疏学浅,难免挂一漏万,以偏概全,大家一笑了之。
之一:解手
“解手”就是上厕所,现在又叫:“上洗手间”、“上卫生间”、“上WC”、“方便一下”;还有“上大号”、“上茅房”、“上1号”,“唱歌”等等。在我国古代,有“如厕”、“更衣”、“东圊”、“登东”、“出恭”、“解溲”等雅称,也有“净手”、“更衣”“解溲”等说法,那么,最常用的“解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呢?
流传最广的是两个传说。第一个传说和明朝大移民有关,明朝大移民又称洪洞大槐树大移民,现在包括我们河南上在内的许多百姓就认为老家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明朝初年,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明代迁民是强制性的,人们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用各种方法反抗着。移民官员和押解的差人,怕他们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之后,便把他们捆绑起来,才肯上路。每人绑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联在一条绳子上,相互牵连在一起、一人要动,牵动别人,谁也跑不脱。因此,无论在行路当中,还是晚上歇息的时候,如果其中有人要大便或者小便.就是恳求押解的差人,给他们捆在胳臂上的绳子解开。最初时,人们为了把意思传达清楚,话挽说得比较完整:"请大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大便(或我要小便)”.后来说得多了,渐渐简化成“解手”。只要有人高声喊“解手”那就是他要大小便了。一路如此,天天如此“解手”之声,充斥耳鼓,大家说顺了,用的也习惯了。后来这个说法也成习惯用语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把“大便”演变为“解大手”,把“小便”演变为“解小手”;至今,“解手”仍是“上厕所”的常用词。
第二个传说大同小异,不过是把移民的时间和背景换成了清初政府强迫移民,湖广之民填四川,江西之民填湖广之时发生的故事。(顾颉刚教授曾引述)
其实,据专家考证,“解手”一词早在元代就已出现。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中说:“叙了些寒温,魏生起身去解手。”可见“解手”一词开始使用时跟明清各地的移民没什么关联。
细究“解手”一词的释义,“解手”就是排泄大小便。”“解手”一词中“解”是排解的意思。排患、解难就是此意。“排”、“释”、“解”都与“排解”同义。排泄大小便的意义就是从“排解”义引申来的。如东汉王充《论衡·寒温》:“人中于寒,饮药行解,所苦稍衰。”这是说人身体受寒后吃药排便,痛苦就会缓解。后世一直沿用。语言中先有排便义的“解”,大概到元代时期,又有了“解手”的说法。
那么“解”的后面因何又缀上了一个“手”呢? 汉语词汇有强烈的双音化要求,而“解”是个单音词,称说不便,需要双音化。于是有了“解溲”,溲,指大小便。“溲”字读音与“手”字相似,而民间又有称“解溲”为“净手”之说的,慢慢演化成 “解手”,“解手”一词以其通俗、简洁、符合双音化口语的要求,于是“解手”一词作为口头语言便被广为使用。
另附:我国古代“解手”的几种雅称简释
“如厕”。“如”,在古语里有“遵从、依照”的意思,又有“去、往”的意思。据此,“如厕”就是“往厕所去”。“如厕”这个词一般只用于书面表达,显得更简洁文雅;故“如厕”也成为中国最为文雅的方便用词。
“出恭”。因古时士子离开座席上厕所时需要领取“出恭入敬”牌而得名。从元代起,科举考场中设有“出恭”、“入敬”牌,以防士子擅离座位。士子入厕须先领此牌。因俗称入厕为出恭。并谓大便为出大恭,小便为出小恭。老北京人又把“放屁”雅称为“虚恭”。
东圊”、“登东”。唐代以后,厕所的通俗说法叫做“圊”(音青),厕所因多建在院子东角,因此又称“东圊”。为什么把厕所叫做“圊”呢?“圊”字,外面一“口”,中间一“青”。“口”字,四面围合,可以理解为关着门的房屋或建筑;“青”字,假借于“清”,南唐人徐锴曾说:“厕古谓之清者,言污秽常当清除也”。一个建筑,四面都围起来,常常关闭着门,里面又有污秽,需要时常清除。由于“东圊”多建在东边,因此,上厕所又称“登东”。
2019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