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科学家在研究灵长类动物的行为特征,在一块猕猴的栖息地做了仔细的观察。
研究者将一些番薯扔在沙滩上,猴子们喜欢吃番薯,但是讨厌番薯上的沙子。
一只一岁半的小猴子先发现,可以用海水把番薯洗干净。但是,猴子们没有专门的语言来传递这个方法,那如何传播给更多的猴子呢?
研究者们继续观察,首先学会这个方法的是小猴子的妈妈,因为妈妈的目光总是追随着它。
妈妈又把这个方法传给了小猴子的哥哥姐姐,因为它们时刻都注意着自己的妈妈在做什么。
接下来,猴妈妈的这些孩子传给了一起玩的小伙伴,再接下来,这些小伙伴的妈妈们也学会了,可以传给自己的幼崽。
于是,在整片的栖息地里,其他猴子都学会了这个新方法,除了十三只公猴!他们依然吃着带沙子的番薯。
这个关于猴子的啼笑皆非的故事,被记录在了《教室里的灵长类》一书中。
很多宝妈,是不是也在经历着像猴子一样,感觉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养,爸爸缺位的生活呢?
01 爸爸去哪儿了?
宝妈们聚在一起聊的话题,除了孩子和化妆品,应该就是家里的“甩手掌柜”了。
和闺蜜们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一定要吐槽吐个够。情况严重的,可能觉得自己正在经历着丧偶式婚姻。
我们的社会现实,还做不到像冰岛的爸爸们一样,有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边陪伴宝宝,一边领薪水。
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依然在很多人的心里扎根,但不表示爸爸只应享受孩子成长的喜悦,而不承担成长路上的琐碎和家庭的责任。
其实,很多爸爸不是不想照顾孩子,只是笨笨的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如果让宝宝和他们独处,可能没过多会儿就大眼瞪小眼了。
比如孩子哭了,抱起来还是哭,他们不知道原因,又没有办法,只能去找妈妈;读绘本时,觉得那些图片都很简单,故事都很傻,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书本和世界。
宝妈们需要做的,不是埋怨,吵架,而是引导他们,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照顾孩子,和孩子玩耍,帮助他们克服心理距离,拉进爸爸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单纯的做他们之间的桥梁。
02 把爸爸拽回来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对宝爸也可适用。
比如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可以让爸爸一起参与进来。
有一次给小岛读《从头动到脚》的绘本,我在跟小岛说,这个是企鹅,它在转头,那什么是转头呢?
我们让爸爸演一下好不好?爸爸就很配合的转了转头,后面读的过程中也一直是这样的模式,小岛看看我,又看看爸爸,笑的咯咯咯的。
同样,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也可以想办法让爸爸参与进来。
有一次我在跟小岛玩积木,跟他讲这个积木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然后让爸爸拿着这些讲过的积木堆一个形状,跟小岛说:“我们让爸爸堆一个动物园好不好?”这样爸爸可以不用说太多的话,也可以陪伴宝宝。
在有些时候,真的需要手把手的教爸爸怎么陪伴孩子。
有一次,我让爸爸给小岛读绘本,但是爸爸一言不发的在那边翻书,空气特别安静。
然后我便提醒说你要跟他讲一下这一页里面都有些什么动物,它们在做什么,故事是怎么发展的,可以放手让他自己去翻书,你只要讲就好了。
于是,爸爸便试着开始讲书里的动物,故事情节,小岛也变得活络了起来。
所以,与其花时间在无意义的抱怨和无止境的争吵中,宝妈们不如想想办法,主动拉自己的老公参与育儿吧!
03 发挥爸爸的长处
爸爸在某些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体力运动。在打斗游戏中,通常是孩子最好的游戏对象。
适度的打斗游戏,比如摔跤,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处的。爸爸会掌握分寸和力道,又能让孩子享受到游戏的乐趣。
还有各种球类运动,小岛不喜欢玩球,球从脚边过,从来都不看一眼。但是有一次,爸爸转球给他看,小家伙看的津津有味的,还和爸爸玩起了掷球和接球。
这些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连接,会让爸爸欣喜异常,也可以增加育儿的信心。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惊喜,是需要在一次次的陪伴中发觉的。
宝爸肯定也不想错过这些惊喜的瞬间,在慢慢融入育儿的过程中,会收货越来越多的惊喜,便愿意花更多原来刷手机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形成了这样的良性循环,不仅对孩子有益,整个家庭关系也会变得更和谐,融洽。
爸爸去哪儿了?其实爸爸一直都在,只是很多时候找不到开启亲子关系之间的钥匙,宝妈们,主动把钥匙递给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