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过清明节?我时常有着这样的困 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每这个时节,一早被叫起来,给老祖宗磕头。我缭绕在烟雾里,双手合十,在心中默念着对未来的期许,请祖宗保佑。这些逝去的长者,我对他们既没有认识也没有思念。我甚至没有看过他们的照片画像,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血液还流淌在我的血液中。 我从未踏过青,也从未扫过墓。
家里的规定,还没结婚的孩子不能去墓地,所以我从未见过我的太奶奶。
父亲说,扫墓并没有什么有趣的,甚至有些悲伤。每次他走进那块陵园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肃穆起来。天空是灰的,雨迷迷蒙蒙地下,打在翠绿的叶上,落在墓碑上。他们总先要将那块碑擦一擦,再开始祭拜。
太奶奶十八年前走的,在我出生前。墓碑旁的那棵松树刚买下时只有半人高,如今已足五人。十八年来,我常常听到父亲对太奶奶的回忆,那样鲜活,我想,家里人每年都是盼望着这个节日的吧。和我不一样,那座陵园里,住着他们生命中的记忆。
清明节,传说是为了追忆介子推而逐渐成为了一种传统。人们在这个时节,追忆怀念先人。哀思每一天都可以抒发,可是在一天里,个人的哀思通过这个特殊的节日得到了一种具象的统一。尽管,社会上很多人调侃传统节日意义的消亡,尽管许多人将目光聚焦在那些被黄牛炒高的天价青团,没有人能否定,当那一刻,想起住在记忆里的那些人那些事的时候,所有仿佛公式化的流程和习惯性的习俗都是饱含着力度和情感的。
节日,只有在寄托了人事的时候,才能存在。
逝者已逝,活人却要为逝者而哀伤,这是人与动物的不同。这种对死亡的感悟和纪念,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之一。可活人毕竟是活着的,生命还在,生活就必须还要继续。因此,清明节既有慎终追远之感伤,还有游春赏景之欢乐,可谓是协调阴阳,平衡哀乐的节日。
然而当代的我们,往往对踏青这一点有所忽略。在当代可以游玩的时节太多,何必要纠结于一个时令呢?事实上,节日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的意义,有提醒的作用。清明节正是一个这样的存在,形式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本质上的影响。如果在质上已经有了突破,何必还要纠结于形式呢?
我以为,追思应该是清明节的主基调。乐与哀的相协调是我们对于生命最完美的态度。我们将乐分散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各个角落,将哀浸润在回忆中,又在清明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