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没有学过心理学,我们大概都知道“潜意识”这个概念,也知道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平时我们也会像模像样地使用这个词,比如“我潜意识里比较自卑”“我的潜意识告诉我……”之类的。但潜意识到底是什么?潜意识和无意识是一回事吗?集体无意识和无意识又是什么关系?我们的行为是怎么受到无意识影响的呢?要解答这些问题,最佳选择就是聆听精神分析大师们的亲自解释。
所以,我们就通过对本书的解读,来听听弗洛伊德之后的又一位心理分析界泰斗级人物荣格,是如何界定意识和无意识的,并了解一下,构成荣格理论体系的两大基石,也是他的思想精髓所在——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究竟是什么,看看这些玄之又玄,深奥难懂的心理学概念,究竟是如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
这本书的作者,开篇我们提到过,就是大名鼎鼎的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他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一开始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坚定捍卫者和推广者。
据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曾促膝长谈13个小时,真可谓是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而且,因为当时从事精神分析的医生主要是犹太人,所以人们就有一种偏见,认为只有犹太人才会去搞精神分析,而荣格因为自己的非犹太人背景,也备受弗洛伊德器重,他甚至钦点荣格为自己的继承人,并任命他为第一届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主席。
可惜好景不长,两人随后因为观点冲突而决裂,最后分道扬镳,荣格退出弗洛伊德的国际精神分析学会,自创了分析心理学派。他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提出了意识分层理论,以及集体无意识、原型等一系列概念,在继承弗洛伊德思想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修正了弗洛伊德过于关注性欲望冲动的错误,从而自成一家,并成为了成就不亚于弗洛伊德的一代心理学宗师。他的理论体系,对后世的心理学、社会科学乃至文艺理论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荣格不仅是一位精神分析领域的权威,也是涉猎极其广泛的大学者。他不仅对西方宗教和神学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还对炼金术、占星术等神秘主义思想有所涉猎,甚至对东方的佛教、道教理论也有非同一般的认识。这也直接导致他的作品中有大量广征博引、天马行空的内容。这些内容晦涩难读的程度,比起他师父弗洛伊德来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一来,不仅普通读者对荣格作品敬而远之,就连心理学专业人士见了也要挠头不已。
要解读的这本书,收录的是荣格关于原型概念及其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系的12篇论文,自然也体现了他的一贯风格。在这里,我们不对全书内容进行面面俱到的罗列,而是通过3个关键层面的问题解答,来对荣格思想体系的精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集体无意识?它和意识、无意识有什么关系呢?第二个问题,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无意识和我们的人格发展有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
我们就先来看看什么是集体无意识?而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无意识,以及它和意识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正式开始前,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问题,潜意识和无意识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这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翻译的问题而已。严格来说,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用的其实是无意识,也就是unconsciousness,不过在国内,很多情况下被翻译成了潜意识。虽然也有人主张把弗洛伊德定义的无意识和前意识,注意这里是前后的前,统称为潜意识,但多数情况下两者是混用的。所以在以后的表述中为了统一起见,我们就全部使用无意识一词。
那么无意识到底指什么呢?这要先从意识的定义说起。在心理学上,意识就是指人的精神世界中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它的功能有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比如你对周围环境的感觉,你心里思考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带来的情感反应,都属于意识的范畴。相应的,无意识就是指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但是不能被我们意识和察觉到的部分。它虽然不被我们察觉,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决定,是精神世界的内驱力。
比如有人一到水里就害怕,即使有意识去克服,也根本不起作用,他自己更是想不起来为什么。其实这很可能是他在幼年时期曾经有过溺水的经历,之后这段经历虽然被他遗忘了,但是对水的恐惧感却并没有消失,而是沉入了无意识。每当接触水的时候,这种恐惧便会从无意识中浮现出来,对他产生影响。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也是对许多类似的强迫症患者行为进行分析后,才提出了无意识的概念。
在进一步研究后,他进而得出结论说:精神活动本身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部分其实只是整个精神生活的片段和局部。对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如果把精神整体比作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那么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部分,仅占到总体的七分之一左右,剩下的水平面以下的部分,都是属于无意识的广大领域。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会对人的意识行为施加很大的影响,莫名的恐惧感、不经意的口误和笔误,以及做一些无法理解的梦,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都是无意识的作用。
那么,无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呢?就像上面这个例子所揭示的,弗洛伊德认为,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幼年时期的心理内容是无意识内容的主要来源。为什么这些内容沉入了无意识呢?有几种原因,比如因为缺乏和意识的联系而被遗忘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进入了无意识;又比如虽然被我们的感官察觉到,但是因为缺乏重要性而被我们忽略的内容,也会沉入无意识;还比如,一些本来存在于意识中,却因为不符合社会规范、违背禁忌等原因,被压抑而进入无意识的内容。但不管什么原因,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无意识内容总是来自于个人经验,是一种后天性的存在。
然而,本书作者荣格,在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却发现,很多病人身上反映出的无意识心理内容,没有办法从他的个人经历和后天经验中找到解释。比如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他碰到一个精神病人,喜欢对着太阳摇头晃脑,还说这样可以看到太阳垂下来一根管子,看上去就像太阳的生殖器一样。荣格本来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以为不过是病人的幻觉而已。但后来,他在一本古希腊密特拉教经典的手抄本中,却读到了几乎相同的表述。
这让他大吃一惊,以患者的个人经历来看,是完全没可能接触什么古希腊手稿的,更不要说什么密特拉教了。那他为什么会观察到这种明显超出自己个人经验的意象呢?这只是偶然的病例巧合吗?但是随着自己精神病治疗经验的增加,荣格发现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病人无意识中显现的内容,不仅医生不明白,病人自己也不明白,好像是完全陌生的。另一方面,他又发现,一些病人无意识中的内容,与历史上的神话传说和文艺作品有很多契合之处,而病人自己其实对此一无所知。
基于这些观察,荣格断定,无意识并不仅仅来自个人经验,它有着超出个人后天习得的先天性基础。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心灵结构层次理论,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所谓个人无意识,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也就是个人经验因为遗忘和压抑而不能在意识中容纳的心理内容的集合。这些内容虽然被意识遗忘,但实际储存在无意识中,一旦需要,它们就能自觉呈现并浮出意识层面。
比如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他的名字可能早就被你忘了,可当你再见到他时,就会一下子再想起来他叫什么。而集体无意识是超个人的,它不是通过个人后天习得,而是由种族先天遗传,是生物进化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沉淀物,是我们与生俱来,普遍存在于每个人心灵深处的共同心理基础。集体无意识不是被意识遗忘的部分,而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部分!比如我们常说一个国家的人为什么会有共同的性格特点,又或者某个地域的人有着类似的口感偏好?这其中就有我们共同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荣格本人通过对宗教和神话学的研究,发现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神话传说都会有一些相似的图案和象征,比如他在本书中反复提到的“曼荼罗”,也就是一种圆形对称图案,就在东西方文化中普遍存在。荣格还发现,即使是没有任何交往的民族,他们的传说往往也有相似之处,比如带来灾难的女人、指点迷津的智者、拯救世界的英雄等等。这些共同象征,也就是他所说的原始意象,充分说明了人类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土壤,一种远古生活的共同经验,这就是他所说的集体无意识。
荣格曾用一个生动的海岛比喻来说明自己的无意识理论。如果说意识是露出海平面的小岛,那么个人无意识就是海面之下随着潮汐时而沉入水面又时而露出的部分,而集体无意识,就是岛的最底层从不露出水面,甚至和广大海床连为一体的部分。
以上,荣格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而他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就是精神的最底层,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遗传痕迹,是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共同心理基础。集体无意识不是被意识遗忘的部分,而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部分。
这个概念是不是有点玄呢。相信不少人听到的第一反应是:我们的内心真的存在这样一种共同基础吗?这有什么根据呢?如果真有这种集体无意识,那它里面到底有什么内容呢?而且,如果集体无意识无法被个体察觉,那它又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所以下面的部分,我们就来解答这些问题。
第二部分
荣格在本书中列出的集体无意识的存在证明大致有两个。首先,从生理角度看,本能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不是后天习得的,而且是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弗洛伊德不就一天到晚把“性本能”挂在嘴边吗?可本能到底是不是属于心理范畴,还是只是一种生理现象呢?
对此,荣格认为从弗洛伊德到阿德勒,其实都语焉不详。因为他们坚持的是一种个体心理学,也就是说包括意识和无意识在内的精神世界都是来自后天的个人经验累积,但这样一来,先天性的本能就没有办法包含进来了。但是本能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十分巨大,如果仅仅把它看成一种生理功能,其实是说不通的。
比如我们意识的功能之一,直觉,其实就是本能的另一种体现。所以,荣格指出,本能的存在不仅证明了集体无意识,而且本能就是构成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之一。现代生物学也认为,在高等动物身上保存着低等动物的几乎全部生命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集体无意识理论的证明。
集体无意识的另一个存在证明来自文化,也就是我们在上面一部分提到的,在人类远古神话、宗教、艺术、哲学乃至其他一切文化领域反复出现的共同形象,为什么在所有不同民族和文化中会普遍存在这种共同形式?荣格认为这并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什么偶然巧合,而是因为这种形式原先就深埋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在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沉淀之中。这就是他所说的原型。原型可以是人,比如英雄、智者、魔女,也可以是物,比如大地、曼荼罗图案,也可以是一种过程。有多少典型的生活情境,就可以有多少原型。所以,原型正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那些普遍形象,就是原型在其中的心理投射。
原型和本能是什么关系?荣格认为这两者相互决定,相互对应。或者说,原型是本能的自画像,是本能的体现模式,两者共同构成集体无意识。比如人们有在危急时刻期待拯救的本能,才会有英雄和拯救者的原型;人们有渴望母亲温暖怀抱的本能,所以才会有母亲的原型。
那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主要原型呢?荣格在本书中着重讨论了以下几种:
1. 阴影和人格面具。说到这两个原型,不得不先提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曾经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其中本我位于无意识底层,是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本能性冲动,它追求的是快乐和满足;自我是意识中的存在,它代表人的理性,驾驭本我,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超我是人格的最高层次,是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演化而成,是“道德化的自我”,超我的作用是监督自我、限制本我。
荣格继承吸收了这个人格结构理论,并结合到了自己的原型理论中。他提出的“阴影”原型,就是人格的最底层,与弗洛伊德的本我类似,包含了在社会生活中无法完全表现出的人的基本动物性,不道德的欲望和情绪。阴影的象征包括蛇、龙、怪兽与恶魔。歌德的作品《浮士德》中的梅菲斯特,就是典型的阴影原型体现。
阴影在一切原型中能量最大,潜在最危险。而和它相对立的就是“人格面具”,指的是人格最外层掩盖自我的假象,仿佛演员所戴着的面具,它按照别人和社会的期望去表现自我,使得一个人去扮演并不是自己本人的角色。人格面具能够使我们与他人和睦相处,满足彼此的需要,从而成为社会和团体生活的基础。社会通过发展人格面具驯化个人,抑制阴影显现。也可以看出这和超我的定义是很相似的。不过,人格面具的地位远没有超我那么高高在上,也体现了弗洛伊德和荣格二人在社会伦理对个体人格发展作用这方面的不同理解。
2.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荣格发现,男性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女性特质,他将此命名为阿尼玛。阿尼玛既是男性本身在生活中与异性接触而获得的经验,也是他的所有祖先对女性经历所留下的一种印痕,是一种生物性的遗传属性。荣格认为性别是由雄性和雌性基因的多少决定的,但是并不是百分之百。虽然在生理上你成为男性,并且根据社会期望发展出男性的自我期望,但另一种性别的少数基因并不会消失,而是形成无意识中的原型,这就是阿尼玛。她集中了男性对异性的美好期许,也集中了对异性的恐慌和憎恶。所以阿尼玛在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有时是女神和仙女,有时又是女妖和女巫。阿尼玛让男人多愁善感、嫉妒虚荣,并不停地在每一位女性身上寻找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
和她相对的,女性心理中的男性特质,就被命名为阿尼姆斯。他可以让女人富有进攻性,追求权力,也可以让她更加敢作敢当,更有进取心和勇气。所以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他心中的另一种性格,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3. 智慧老人。是原始智慧的形象化,集体无意识中的启蒙者和大师。他经常以富于智慧的老人或魔法师形象在各种神话和文学作品中出现。比如尼采笔下的查拉图斯特拉,又比如《魔戒》中的白衣巫师甘道夫,都是典型的智慧老人形象。
4. 母亲。这个原型体现出的主要性格是:包容、慈善、关怀。像大地一样胸怀宽广,像大地养育万物一样充满母性。她在各种神话传说中的象征可以说极其多样,可以是圣母玛利亚这样的女神,也可以是让人联想到丰饶的事物和地点,比如大地、森林、田野、泉水,还可以是让人感到崇敬和虔诚的存在,比如伊甸园、天国。
当然,除了上述积极面向以外,母亲也有消极面向,这源于我们对母亲无上权威和支配的恐惧和抵制,这种支配也让人联想到不可逃避的死亡和命运。母亲的负面象征往往是巫婆或者魔女,比如圣经神话中背叛亚当的莉莉丝,以及印度神话中的毁灭女神迦梨。也可以是代表死亡和隐秘的地点,比如坟墓、棺材、深渊、噩梦等。
5. 儿童。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原型,他象征自我的潜能,潜在力量的具体化,经常以儿童模样的神或少年英雄形象显现。日本动漫中众多帅气十足的少年形象,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儿童原型的体现。
以上我们解答了构成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心理活动的驱动力量。而原型是本能在无意识中的具体形象,是本能的行为模式。两者互相决定,互相对应,共同构成集体无意识。重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和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智慧老人、母亲和儿童等等。
那么,了解了无意识的基本构成,对于我们有什么帮助呢?我们怎么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或者促进个人人格的发展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叙述的。
第三部分
首先,荣格认为所谓人格的发展,并不是说你原来的人格不完整,所以要去构建健全的人格。相反,他认为每个人的人格从一出生就是一个整体。它包含一个人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这个人格的整体,被他称为 self ,一般翻译为“自性”。
自性和自我有什么区别?就是自我仅仅是意识层面的存在,而自性则是包含意识和无意识的一个整体。所以荣格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完整的精神,只不过这个整体一开始大部分都淹没在无意识的水面下。这话怎么说呢?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他的行为基本上就是无意识的,完全受本能的支配。饿了就要吃,不管妈妈是不是方便;困了就要睡,不管在什么地方;想要便便了就直接拉,不会去找厕所。
如果沿用之前的海岛比喻,那么婴儿的精神世界还是一望无际的海平面,没有小岛的踪影。而随着个体的成长,意识的小岛开始浮出无意识的水面,这就是荣格所说的个体化进程。但是一开始意识并不稳定,就好像刚露出水面的礁石,随时都可能因为海面的潮汐而重新被无意识水面淹没。所以我们普遍记不住自己的幼年做过什么,即使有记忆,也只是一些不连续的片段。只有当意识继续向前发展,小岛越来越大并稳定存在,自我才从意识中浮现。所以,荣格所说的个体化进程,就是人不断认识自己,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种意识的扩展。对我们每个个体的人是这样,对整个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荣格认为原始人在大多数情况下的行为是无意识的,而随后的人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依旧受到无意识的支配。人类的早期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就是这种无意识的体现。所以我们才能在不同种族和文化的神话中,找到这么多无意识原型的共同表征。所以,在荣格看来,神话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指向外部的,也不是什么对自然现象的原始解释。相反,神话实际上指向我们的内心,是原始人类社会的心灵写照。
随后,个体意识经过漫长反复的发展,终于在近代达到巅峰,这是文艺复兴以后的理性主义和启蒙主义带来的。标志着人类脱离了朦昧的童年期。但是,这种发展也带来了风险。就像刚才提到的,荣格认为人的精神是一个整体,我们终其一生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整体人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它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性,小心不让它分裂成彼此分散互相冲突的系统。
但是现代人,尤其是西方人对自我意识和理性的过于弘扬,让他们误以为意识就是精神的唯一内容,他们遗忘了古老神话和宗教仪式的内涵,并拒绝和抛弃无意识,想要最大限度地排除无意识的影响。但是,无意识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它始终都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中。过度压抑的结果就是它通过一些不正常的渠道宣泄出来,在个人层面上,这正是现代人遭遇的各种强迫症、人格分裂、妄想症等众多精神病症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在社会层面上,无意识中的破坏性冲动就会导致战争等灾难的爆发。这也是为什么在理性主义最为流行的欧洲,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那么,面对精神世界的分裂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办?荣格认为,关键还是要保持和恢复精神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也就是他所说的“人格的融合”。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重新回归无意识状态,荣格也不认为那是可行的。但是我们应该正视无意识的存在及其意义,认识到无意识并不仅仅是肮脏的、不道德的原始欲望的汇集,它也是创造力和活力的源泉。无意识并不仅仅连接过去,它也指向未来。我们能够少了无意识的存在吗?或者说,意识能够完全接管无意识的功能吗?
其实是不能的,原因用现代计算机术语来说,就是意识的处理能力不足。如果把意识比作台式机,那么无意识就是运算能力超过台式机几个数量级的超级计算机。我们在生活中从外部世界接收到的绝大部分信息和体验,其实都是由无意识进行处理、加工和储存的,只有少数根据需要通过自我的过滤而进入到意识中。如果没有了无意识的预处理,那么意识就会被这种海量的信息弄得系统崩溃。用荣格的话说,就是“我们会被无数希望挤入到意识中的心理内容压倒和吞没。”
所以,面对无意识冲动,最佳的处理方式是疏导而非阻碍本能释放出的能量,使意识自我与无意识和谐紧密地互相配合工作,让个体投入到更令人愉悦、更富于创造性的活动中去。也正是在这种意识和无意识的不断冲突与合作过程中,我们的精神才会真正被锻造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的重点内容就为你介绍得差不多了。下面来为你简单总结一下本书中的主要内容。
首先,荣格在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基础上,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所谓集体无意识,就是精神的最底层,是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共同心理基础。
其次,构成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心理活动的驱动力量。而原型是本能在无意识中的具体形象,是本能的行为模式。两者互相决定,互相对应,共同构成集体无意识。
最后,人格发展的个体化进程,就是人不断认识自己,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是意识的扩展。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努力保证精神的完整性,而不是让它彼此分裂。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无意识的存在及其意义,使意识自我与无意识和谐紧密地互相配合工作,实现人格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