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父亲临床的老人开始化疗。早上起来,老人从厕所回来后,一直嚷着肚子不舒服,已经八天没有拉大便了。他的女儿马上下去拿了两瓶开塞露,她帮老人退去下面的衣裤,让老人趴在床上,她把药挤在老人的肛门里,让老人在床上侧身拉出来。女儿又把老人的内衣洗好,晾在外面。不多时,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妇人颤颤巍巍的走近老头。两位老人见面,未语泪先流。这画面让我想起了柳永的词《雨霖铃》中的一句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老婆婆慢慢挪移到床沿坐下来,双手握着老头的一只手,问老头这几天吃饭怎样?老头说:“我啥都想吃,就是咽不下,医生说我的食管变细了,只能喝几口稀饭。”说完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老婆婆说:“等过几天回家,我给你做些好吃的。昨天我把你的床单被罩都洗干净了,回家就可以直接睡了。”老婆婆还想说什么,被一旁的儿女劝到一边了。他们想让老人休息休息,闭上眼睛养养神。他的儿子告诉在医院陪护的姐姐说:咱妈在家简直神经了,每天得像哄孩子一样哄着老人。姐姐忙拉着老婆婆的手安慰道:“妈,你在家里好好的吧!如果你也倒下,我们真的忙不过来了。”老婆婆揉着哭红的眼睛,用力的点点头。
另外一家的一双女儿,把老父亲安顿好,忙着给老母亲洗头发。她们让老人躺在床上,头吊在床沿,一个人扶着老人的头,一个人用毛巾轻轻濡湿头发,动作轻缓翼翼。洗好擦干又吹干,老人幸福的享受着女儿的孝心。
在陪伴父亲的这三日里,我常常被这些人感动着。从她们照顾父母的行动里,我不仅学到了怎样更好的照顾老人,还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是孝顺。百善孝为先,孝顺长辈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还是一种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