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存的图片资料来看,杜甫总是又老又瘦的样子。其实,他年轻的时候不长这样。
先从他的名字“甫”字说起,“甫”就是指男子美的意思。杜甫之名,其实是祖父杜审言给取的,原为“辅”,杜家人是要做贤相辅佐君王的,可见杜老爷对孙子的一片厚望。其父杜闲比较低调,去掉半边,改成“甫”,字子美。
出身优渥的杜甫,年少时也是个潇洒的公子哥。
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有名的文学家。然而这位杜老爷,作品没有留下来,我们无缘领略,倒是一些狂言留在史书中:
他扬言他的文章,只有屈原、宋玉才有资格评判;他的书法,王羲之见了都要惭愧。
临终前,面对当时诗坛朋友的看望,杜老爷说:“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
这个画风大致是这样的:一个病恹恹的老头,对着那些“光芒不如他”的人说:“等我死了,你们就再也不用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了……”
初看到这段时,我是怀疑这段纯属是谣传。
仔细想想,没什么奇怪,大唐的气度,孕育出李白那样的狂士、允许女子武则天当国绝不是偶然。
如此“光芒万丈”的杜老爷,职场生涯不顺利也是在常理之中,也压制了其子杜闲的发展。杜闲在父亲的光芒下,很是低调。
而到了杜甫这里,狂妄的性情得以隔代遗传。
正如他在《壮游》诗中这样自叙: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和盛唐的主流诗人一样,诗作中充满了少年意气与昂扬的自信。
潇洒的底气,源自于他的轻松环境,祖父、父亲的官位虽不至显赫,但还是可以保证家里的生活稳居小康水平。
杜甫在34岁之前,可以说这小半生,日子过得还是很轻松的。当然,人也很潇洒。
他也要赶流行,当时的读书人时兴“漫游”,杜甫也带着他的梦想轻装上阵,行万里路的过程中,他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诗坛领袖李白、边塞诗人高适。
第一次游齐赵时写下了《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中展露的开阔的心胸,雄伟的气魄,不亚于李白。
看他当时的那些朋友,看他当年的那些经历,也可知年轻的杜甫其实并没有那么忧郁。
然而,裘马轻狂的日子并不能长久,忧郁的日子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首先就是屡试不第。
上篇讲李白时提到,“学而优则仕”确实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局限。(文末附链接)
当时做官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选拔考试,二是把诗文投给权贵以求推荐。
先说第一条路。天宝五年,唐朝就有一场大型考试。
这场由唐玄宗主动要求的考试,引来天下有识之士群涌至长安。无疑,这其中就有34岁的杜甫。
然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居然没有一个通过的。
好奇怪,可是又不奇怪。
当时的宰相叫李林甫,那次考试正值李林甫大肆以莫须有罪名,制造冤案之时。
坏事做尽的人不是不自知,李林甫经常担心被刺客暗杀。他在家里处处设机关,一夜要换好几个地方睡觉,他的家里人都不清楚他到底睡哪里了。
他怕。
他怕能躲过这些暴力刺杀,躲不过那些正直文人的嘴。况且“新官上任三把火”,索性,选不出新官,从源头消除了可能烧到自己的火的隐患。
李林甫绝对是个会哄皇帝的“天才”。考试没选拔出一个人才,他居然向唐玄宗祝贺“野无遗贤”。“陛下英明神武,现在在您身边的人才全是全天下最优秀的了,并没有漏网之鱼啊,这是盛世的征兆啊。”
嗯,唐玄宗相信了。
既然“野无遗贤”,不仅这次考试选拔不出人才,那么,以后也不会有。否则,不是自己打脸么?
果然,没过多久又举行了一场考试,杜甫再次参加,再次沦为炮灰。
而杜甫到了长安不久后,父亲去世了。他的生活开始艰难起来。
困居长安的十年,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去跑官,常奔走于权贵之门,作诗投赠,乞求引荐。
不仅考试是这种结果,杜甫投的诗也没有结局。估计还是跟李林甫有关,“野无遗贤”嘛!很彻底。
据说,没有官做的杜甫,在天宝十年写下了《兵车行》。
天宝以后,大唐对西北、西南持续征战,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灾难,也消耗着大唐的气数。
应该说,这是一场可有可无的战争。《兵车行》里如是说: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就这样,无数家庭的主心骨被抽走,剩下的老弱妇孺只能在军队后面赶着捶胸顿足。平头百姓,向来是没有话语权的,“牵衣顿足拦道哭”是最后的反抗。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信是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年少时读这几句,只是感觉到恐怖。再读时,却开始心痛。
也许那些新征来的兵,还未受过系统的训练,就已经在战场上稀里糊涂的死去。累累白骨无人收,到底该怪谁?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我们今天读这些诗的时候,心中自然有一杆秤,也明白杜甫要表达什么。
我总觉得,“信是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应该和《丽人行》连在一起。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广大百姓却产生“生女好”的念头。我想,不仅是《兵车行》末尾里点到的原因,还有,如若像《丽人行》中杨家女儿当时的黄金时代,则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唐玄宗时的盛世,只是昙花一现。
大唐气数式微,受苦更大的是下层百姓。而杜甫,就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员。
当然,在京华折腾了十余年的杜甫,总归混到一个八品县尉。
刚上任一个月,想着去看看安置在奉先县署的妻儿。也算是给家里带去一点希望,毕竟现在不是无业游民了。
哪知刚进门,就听见一阵大哭声——小儿子饿死了。
庸庸无为,半生已过,连老妻幼儿都保护不了。
于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诞生了。这五百字,字字充满他的血和泪。
……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未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如此大的打击,杜甫一夜之间更显苍老。
他的容颜里,写着他的经历。
改变的,不仅是他的容颜,还有他的性格。他不狂了,也狂不起来了。可是他又不能倒下,家中的老妻幼儿,还在等着他喂饱。
活着,是如此艰难的事情。
说起杜甫诗歌被称为“诗史”,人们会想起“三吏”“三别”。其实,从五百字的长诗中,已经能看出大唐已经日薄西山了。
而此时,安禄山反了。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战争是可有可无。那么这次,就真的是危急关头,国家存亡,人人有责。
据说,战争爆发没多久,杜甫就被俘了。所幸,当时他的官职不高,名气也不大。没有像一些长安的重臣那样被迫押往洛阳任伪职。
其实他的自由也没有严格限制,除了不能出长安城。
这就给了他亲眼目睹长安倾城之后的种种景象的机会。
他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看到一个被玄宗遗弃的王孙: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皮肤。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哀王孙》
无辜的受害者应该还有很多,这个王孙只是冰山一角。
可是,一个落魄诗人,他能做什么呢?他什么也做不了。唯有,把所见所感,写入诗中。
在此期间,他写下大量优秀诗篇,包括最著名的《春望》(相信大家都会背,诗句就不贴出来了。)
再后来,安氏集团内部出了政变,他逃出了长安。当然,这也是给大唐一个机会。虽然战乱还未平息,总能给大唐一个喘气的机会。
而此时在位的肃宗,比玄宗好不到哪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史思明又反了。
在肃宗手下当官也并不顺利,此时的杜甫又被“离职”了。
“离职”路上,兵荒马乱中的种种景象,他看在眼里,记在诗中。
最伟大的“三吏”“三别”诞生了。
我很喜欢《石壕吏》,因为这首诗很有画面感。
这是杜甫在半夜听到的一个故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家中三个儿子已经各有天命,老头听到抓人的动静已经跳墙出去了。老妇人开门应付,而且她也走不了——家里已经没有大人了,还有一个没有断奶的孙子。
即便是这样,挣扎无果的老妇人应该也被抓走了吧,毕竟她还能做饭,毕竟官吏要交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哭声,应该来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媳妇吧,她也藏了够久了,相依为命的婆婆被抓,她不能无动于衷。
可是,也仅仅能哭几声。
而“三别”中最感动我的是《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诗中的主人公已是第二次被征兵了,按理说他应该没有那么深的感触。
可是,他现在已经彻底没有家了。上次走的时候母亲还病着,也不知道最后母亲是怎么下葬的。
这样一个无家可别的人,还要为国家卖命。
可怜,可叹。
战争还未完全结束,杜甫却在成都找到了一处世外桃源,并且在朋友的帮助下盖起了他的草堂。
安定下来后,苦了很久的杜甫终于过了一段轻松的日子。
这时期,他写诗纪念《堂成》,也开始享受人生:“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除了比较深沉的《蜀相》外,其他的都是诸如《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绝句漫兴九首》《春夜喜雨》等比较轻松风格的。
然而,八月的一场大风,彻底把这些美好倾覆。
那场大风,把他草堂前的那颗两百年的大树刮倒了。
风力如此强劲,杜甫的草堂自然不能幸免。
在绝望中,他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过得很惨,却也要推己及人。
无尽的忧郁中,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个消息,无疑是让他欣喜的。
这首被称为杜甫的“平生第一快诗”是这样的:
年逾五十的杜甫想象着“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其实,他的旅程并没有那么顺利。
后来,朋友严武知道杜甫的政治抱负,盛情邀请。
杜甫开始了他的幕府生活。抑或是他已经过惯了乡下散漫的生活,抑或是他年纪太大了,他总觉得格格不入。他要辞职!
严武,这位杜甫的好朋友,据说草堂的建成也是得益于他的资助。在杜甫请辞没多久,居然意外去世了。杜甫伤心了一场,人人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那个经常为他送来雪中之炭的人永远地远去了。
杜甫又开始了无目的的漫游。不是他这个人没有计划,而是永远有些事情让他改道。况且,那时的交通本来就不太方便。
他顺着长江东行,晚上在船上难以入眠,写了一首诗: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想想自己现在,应该还不如一只沙鸥。
后来,他选择在夔州(今四川奉节)暂时落脚。
两年以后,由于种种不得控制的原因,他再次飘到岳州;又打算从岳州到横州,因为他想投靠一位友人。到了横州,友人已经调到了潭州;当他追到潭州时,友人已死。
天下之大,竟容不下一个杜工部。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个人闲不下来,他永远有操不完的心。尽管,他还要拖着病体,携家带口地继续逃难。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风疾舟中伏枕书杯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这首诗写完后,一代诗圣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与世长辞。
他太累了,逃亡湖南的路上,衣服补了一遍又一遍,身体越来越糟糕,小女儿也不幸夭折……
斯人已去,只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
说起杜甫其人其诗,人们总是会想到“沉郁顿挫”这个词。
手边这本《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对“沉郁顿挫”的解释是这样的,我把主要内容摘出来:
沉郁顿挫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作风格的描述,主要是表示自己学力深厚,写作技巧娴熟。
后来当他经历了干戈离乱,饱尝人生的艰难困苦,并于诗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悲怆情怀,创作日趋成熟后,再用“沉郁顿挫”来概括他的诗歌,才具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波澜老成的含义,可真正作为杜诗艺术风格的定评。
杜甫在童年时代是很活泼的,青年时代则是裘马轻狂,可是中年以后,由于生活的折磨,这位生气勃勃的诗人显然变得沉郁了。残酷的现实把他压得经常展不开眉头,晚年的作品更是充满了感伤的情绪。可是他是一个极有骨气的人,其郁积于心头的悲慨涌至口边时,往往又一口气强咽下去,回环往复,使情感的流程变得深沉浑厚起来;但感情的回环往复是在诗人心中进行的,流露于笔端的是潜气内转而波澜老成之感。
这是我看过的关于“沉郁顿挫”的解释最满意的一个版本。
正是那个时代,杜甫也是万千受害者之一,他是个“村夫”、“穷儒”,也最能把握时代的隐忧。
我在写李白的时候,说李白像一把火。其实,杜甫内心也有一把火。
只是,这把火,在他的内心氤氲着,表现在外面,却成了一片汪洋的大海。
正如贾平凹说:
我太爱这个世界了,太爱这个民族了;因为爱得太深,我神经似的敏感,容不得眼里有一粒沙子,见不得生活里有一点污秽,而变态为炽热的冷静,惊喜的惶恐,迫切的嫉恨,眼里充满了泪水和忧郁……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再见面时,双方已经青丝变白发,这一生过得竟是如此匆匆。68年的生命,恍若流星,却以一腔热血留下典范性的诗歌。
主要参考资料
张道文 著 《杜甫诗传》
罗宗强,陈洪 主编《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册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