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不知道从何时起开始讨厌这三个字,不是讨厌柏拉图这个人,就是单纯这三个字。或许是长大了,开始讨厌一切理想化的东西,甚至觉得自己不配不敢有理想。讨厌烂漫,也不懂烂漫,觉得浪漫太奢侈。不再相信承诺,也不轻易给承诺,觉得承诺是很虚无的东西。
第一次见到大家是去十渡,一辆小车装了六个人,然后居然很快熟络了,快到忘记自己是个慢热的人。
第二次人多些,具体有谁已经记不全了,是在柏拉图咖啡馆。柏拉图在清华旁边,选址让我略微欢喜,不过那条路不该叫成府路。好几个人都是第一次见面,相互介绍后我给大家讲了竞品分析,责任有点重了,毕竟我不懂开发,就打打下手。这次见面算是团队重构吧,之前就组过团队做另一个项目,现在看来聚散实在不必过于强求。
提到柏拉图会不由让人想到“乌托邦”,而从我知道乌托邦的含义时就不喜欢这个词,总感觉不那么舒服,像是避讳,担心会一语成谶。毕竟不存在的事就不该提它,尤其把它当做理想,最好早点认了现实。我不是实用主义者,并不是不愿承认自己是个现实的人,我一直觉得挺感性和理想主义的,内心却很害怕被人贴上理想主义的标签,觉得理想主义会是软肋,很担心自己受到心理暗示,变得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对于理想和现实,我都避之不及。
或许过于看重成败,担心柏拉图会成为一种诅咒,后来果然出现了团队裂痕和士气不振的情况,更加重了我的病情,如果算是文字洁癖的话,柏拉图绝对是最脏的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