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故事忘得差不多了,路遥这个人名倒是牢牢记住了。
最近看到了《人生》这本书的推送,于是读了起来。小说篇幅不长,读起来也顺畅,大概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此书。
故事概要:
故事发生在80年代的陕北高原,农村小伙高加林未考上大学,便在家乡的小村子当民办教师,后来却被村长的儿子利用关系给顶替了,高加林成了普通的农民。这对文化人高加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他内心痛苦的时候,同村的巧珍出现了,温柔且善解人意的巧珍主动说出了对高加林的爱慕,看着美丽温柔的巧珍,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高加林仍然接受了她,他俩愉快地相处了一段时间。
没过多久,高加林的小叔从部队专业回来,当上了劳动局局长,拍马屁的副局长马战胜赶紧给高加林走后门安排了一个煤矿公司通讯员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高加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在县城成了风云人物。这时候,曾经要好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回头来找他,希望跟他在一起。为了有更好的发展,高加林抛弃了刘巧珍,跟黄亚萍恋爱了。
从城里回来的刘巧珍伤心了好一阵子,她心里明白她跟高加林是有隔阂的,便接受了隔壁村马拴的求婚,马拴忠厚老实,不计较她的过往,她决意跟马拴一起好好过日子。
另一头,被黄亚萍辜负的张克南仍在伤心中,他每天拿着斧头对付一颗大榆木。他的母亲看不下去,写信揭发了高加林走后门的事,于是正春风得意的高加林一下子又跌回了谷底,被开除了工作,收回了城市户口,重新回到了农村。
当他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感情的时候,他发现他爱巧珍好像更多一点,可是巧珍已嫁作他人妇。
感悟:
高加林的生活就像一部戏剧,才24年的人生,便大起大落了好几回。作为一个文化人,他清高,爱面子,卖个膜不敢吆喝;拉个粪,又怕遇到熟人,就像罩着一件隐形的长衫。
在感情上,他喜欢巧珍的温柔美丽,也喜欢黄亚萍的聪敏大方不俗气,但是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后,感情的天平毅然偏向了城市姑娘黄亚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天壤地别,他想要过得好一点,这一点上,我有点理解他的选择,但是他辜负了巧珍,让人心疼。
巧珍对高加林是爱慕的,她爱高加林这一类有文化的人。她一直怨恨自己的父亲没有让她读书,便把这种愿望寄托在找一个有文化的伴侣上了,所以她一开始是不接受马拴的。当加林丢了民办小学的工作,变成农民后,巧珍很开心,她觉得他俩能般配了。
巧珍感觉他们地位平等了,但是她忽略了精神上的共鸣,巧珍跟加林拉家常说,他家的母猪下了10个崽,而高加林关注的却是国际形势,如果他俩真在一起,巧珍注定也很难走进高加林的生活。
书中的人大多善良,为儿子的工作而换掉了加林的工作的高明楼心中也会愧疚;张克南被张亚萍辜负,会指责母亲报复高加林的做法不对;顺德老汉为了年轻时候的一个姑娘,选择终身不娶;村里人看到丢了工作落魄归来的高加林不是嘲笑,而是安慰。
作者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局,才24岁的人生,以后还是有很多种可能的。
好句摘抄: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人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路的。
我死不了,她就活着,她一辈子都揣在我心里。
对待社会,我们常说要向前看,对一个人来说,也要向前看。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
大地的胸怀是无比宽阔的,它能容纳人世间的所有痛苦。
不要抱怨生活,生活永远是公正的!你应该抱怨你自己!
劳动啊,它是艰苦的,但也有它本身的欢乐!
生活啊,生活!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它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