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有读到“家是我们的避风港,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可是对于有些人,家不是避风港,而是内心痛苦的根源。
春节期间,表妹联系我,问我能不能借钱给她交房租,她说她钱不够了,聊天得知这是她第六年没有回去过年,而她的哥哥也没有回去,他们也没有跟家人联系,语气中,满是透露出对她爸妈的厌恶及恐惧。初三姑妈回娘家走亲戚的时候,一个劲的跟我们诉苦,说孩子如何如何不孝顺,说给他们打电话一听到声音要么直接挂断,要么不说话,我们感到特别无奈,一方面是姑妈,另一方面是表哥表妹的行为;晚上我和表妹语音聊天的时候,问到为何对她爸妈不理不睬时,她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我觉得我家就是个深渊,从小到大,我从没有感受到爸妈对我们的关心和尊重,只有无尽的打压和责骂,即使我成年之后,也丝毫不给过我一丝丝的尊重,说到这的时候,她哽咽了好久,我便转移了话题,让她不要沉浸在伤心的回忆里。
表妹说的一番话,让我想起几年前去她家看到的场景,当时是大年三十前两天,我爸带着我和十来斤腊肉去她家串门,我们是吃了早饭过去的。当时姑妈看到我们时,很热情的叫我们进屋,便呼唤表妹起床,过了两分钟左右,姑妈见表妹的房门还没开,便怒气冲冲的踹了表妹的房门,表妹出来的时候还挨了姑妈的一巴掌,姑妈怒斥道起这么晚,你看你表姐都起这么早,我当时被这一场景吓傻了,而我爸在门外和姑妈的邻居聊天,他们被巴掌声吓到了,赶紧进屋阻止姑妈,我表妹一直低头不语,脸上尽是巴掌痕和委屈,而那时,她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姑父喂完牛,进屋看到姑妈在训斥表妹,不由分说就上来想给表妹踹一脚,但被我爸制止了,姑父骂骂咧咧的去叫表哥起床,还说表哥和表妹简直败家,就不该养他们,表哥那时高二,大我一届,这么大这么高的一个人,那天看到的却是像一头被训斥的狗,整个人都很蔫。从那天起,我对姑妈家就有阴影了,每次她热情的叫我去她家时,我都推脱说我要在家写作业,可想而知,表哥和表妹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是有多压抑,后来他们自动辍学,早早出去打工了,从那时起就没有回来过过年。只有要换身份证的时候才回来一次,也不会多待。
不可否认,姑父姑妈对人确实热情,也确实勤劳,但是在父母这一角色的时候并没有做好,不注重言语和打骂对孩子的影响,也没有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觉得孩子是用来打骂的,在做父母这一角色的时候非常强势。他们不知道这样的家庭相处模式,孩子无形中也会将这样的相处模式带到人际交往中,我有时跟表妹一起打游戏时,打着打着她就会开麦骂队友,情绪很容易波动,当时也不是在排位,但是她就是很容易激动,然后在游戏里就时不时跟人吵架,虽然她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很不好,但是她觉得真的很难改掉。
有时和表妹聊天的时候,我会觉得很无力,因为她很想远离她父母但是又很想她的父母关心她,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为何这么命苦。
我不知道表妹在外的这六年过得怎样,但是我觉得她无时不刻在逃离她父母,一想到家,那些往日的不堪与痛苦就会重现,而她除了逃避也别无办法,的选择打工的城市离家也越来越远,就像浮萍,总是在漂啊漂。
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除了改变自己,拓宽我们的知识域之外,父母也需要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及时弥补自己的过失。
我从姑父姑妈及周边人的言行中总结了一些极易给孩子留下阴影、伤害到他们的行为,如果你是一名家长,请尽力避开这些。
一.重男轻女
有些家长经常给孩子灌输女孩子是赔钱货,相当于给别人养媳妇,早晚都要嫁,嫁了就是泼出去的水等思想,长期以往这些都不利于家庭的和睦,而且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他们会自卑会觉得低人一等。
二. 语言暴力
像我表妹成长的环境,基本都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稍微做事做不对就遭到言语上的责骂和打压,其实只是一点小事,但是做家长的却觉得做不好简直就是败坏家风,久而久之他们都不敢吱声也不敢做错事,久了性格都会扭曲。
三. 经常打骂孩子
如果小孩做了违法的事(偷抢等),对父母不尊重,打骂教育有时确实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但只是顽皮或者其他原因就无故打骂便会伤害到他们,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四.不尊重他们
比如在外人面前随意对他们打骂,对他们大呼小叫,这些都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自尊心也会受到重挫
最后,你有被原生家庭影响过吗?你又是怎么摆脱的,欢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