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大清王朝名臣,他在为官治学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特别是他的家书,今天读来仍有许多重要意义。
他认为,首先,读书要立志。君子立志,应有包容 万物成民的气概,而后才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愧为天地间一完美无缺的圣人。
“学问之道,而总以有恒为主。”这是曾国藩在家书里面对他的四位老弟说的,也是他一生治学的主张。
有一次,他的四弟来信说,读书一定要到外去边学边教书,“观四弟来信甚详,其发奋自励之志,溢于行间。然必欲找馆出外,此何意也?”
曾国藩认为,此种方法不可取,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发奋读书,那么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可以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场所、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然后,所定功课不能太多,多则必不能专,有恒,每天规定的事情须不间断地去完成,他每日临帖一百字,从无间断。
书要一本一本地去读,读完这本之后,再去读下一本,切勿贪多,多则必不能专。
也不能求速,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只要日积月累,如愚公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
三、为学最要虚心,不要恃才傲物,要反求诸已,力戒自满,才有进步。
正是因为他不断地勉励自己,持之以恒地去学习,才取得许多惊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