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月球》(2009)-邓肯·琼斯
这部关于克隆人和机器人的电影让我有2个思考:
1.无知地满足,和面对残酷的现实,哪个比较好?
2.作为一个程序,该怎样选择自己的一生?
(在我看来,我们就是为人类繁殖而运行的程序。)
关于这部电影和我的思考:
1.在美好谎言中不断运行的程序
电影中克隆人被自私的人类编造的美好谎言欺骗,并赋予他不属于他的关于家人的记忆。人类许以3年合同期,克隆人在月球负责能量开采。
实则克隆人只有3年寿命,最后在“冷冻仓”等待返回地球时,被焚毁,下一个拥有同样记忆的克隆人又被制造出来继续工作。
电影中还有个辅助克隆人的机器人,在我看来,克隆人和机器人都是为人类义务服务的程序。
2.记忆是一个人的灵魂
我一直认为“我”是由记忆、欲望、信仰等组成的。拥有记忆的机器人其实已经是一个人了,当克隆人返攻地球时,怕记录泄露他已经觉醒的秘密,将机器人重启,记忆被删除。
虽然电影中轻描淡写,编剧和导演很可能只是把机器人当作一个冰冷的机器。
但在我看来,克隆人杀死了机器人,而机器人建议克隆人重启自己其实是在奉献自己的生命。
3.在谎言中安睡,还是在现实中挣扎?
在豆瓣看到最热的影评—《无知者的满足》,认为现实对克隆人来说,太残忍了,关于爱人、女儿的记忆都不属于自己。还是当一个无知者幸福地死去更好。
这让我想起了《黑客帝国》,人类被机器当生物电源在营养液中饲养。机器给人类虚拟了一个忙碌而充实的世界。
在觉醒反抗的人类中,出现了一个叛徒,他受够了生存条件艰苦的现实,宁愿放弃觉醒,回到机器设定的虚拟世界中。
我的观点是:生活在虚拟世界中应该只是一个选择,而不应该是被剥夺了选择权的我们的全部。
当你放弃了保持对真实世界的认知,选择无知,那么你已经死了。